新华网 正文
黑龙江:秸秆综合利用 “废物”变身“宝贝”
2018-10-22 17:53:24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哈尔滨10月22日电(黄腾)70岁的张国军站在自家地头,满是皱纹的脸上挂满了笑容。秋风中,一台台“大家伙”正在田地里作业,发出阵阵轰鸣。

  秸秆粉碎机驶过,一片片金黄色的玉米秸秆被吃进机器“肚子”里,经过粉碎后又被扬撒在田间。随后,一台台大型拖拉机拖拽着深耕翻转犁上阵,整块的泥土被翻起、打散,将刚刚粉碎的秸秆掩埋起来。新翻起的泥土带着潮湿的气息,在秋日蔚蓝色天空的映衬下,愈发显得乌黑。

  张国军是黑龙江省海伦市海北镇海北村农民,今年第一年对自家地块的秸秆进行大规模翻耕还田。站在他身边的海北镇农机合作社理事长杜振涛介绍,这里的黑土层在70厘米左右,进行秸秆翻耕还田,犁地深度35厘米左右,让粉碎后的秸秆在较深的土壤中得到充分腐化、分解,可以有效提高土壤肥力。

  长期以来,农作物秸秆处理都是农村生产中的棘手问题之一。“以前我们没法整,有时候就往地里一堆,一把火烧了。”张国军说,与以前相比,如今这种处理秸秆方式,不仅可以避免空气污染,也能降低自己种地成本。

  张国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合作社向农户提供翻耕犁地服务,每亩地收费80元,除去政府补贴的50元,自己每亩地投入只增加30元。但由于翻耕后土壤肥力增强,仅在第二年春季,因减少化肥使用就节省开支十几元,翻耕后土壤肥力逐年提高,化肥用量逐年递减,土地耕种总成本还将继续下降。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所长王立春介绍,秸秆翻耕还田后,土壤肥力的增强具有持续性,在之前的定位实验中发现,秸秆翻耕后六年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0.4%,平均每公斤土壤有机质增重0.2克,作物产量也将提高10%—12%。“长远看、算大账,还是翻耕后耕种更省钱。”张国军说。

  根据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提供的数据,截至2017年底,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3.68%,东北地区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72%,较上年提高了近4个百分点。随着秸秆综合利用水平的提高,一批企业也因此获益。

  哈尔滨重齿传动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兴阳向记者介绍,与其他地区相比,黑龙江地区作物秸秆更为粗大,针对这一情况,该公司专门研制出可以对秸秆进行二次粉碎的粉碎机。公司今年生产的300多台套秸秆粉碎与压块设备已经全部被预订,业务量是平常年份的十几倍。

+1
【纠错】 责任编辑: 王頔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休斯敦航空展开幕
休斯敦航空展开幕
云雾神农架
云雾神农架
腰鼓之乡的手工制鼓师
腰鼓之乡的手工制鼓师
“国展中心”流光溢彩
“国展中心”流光溢彩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681123596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