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港珠澳大桥从梦想到现实——两代工程专家的四次相遇
2018-10-23 18:24:37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香港10月23日电 题:港珠澳大桥从梦想到现实——两代工程专家的四次相遇

  新华社记者 李滨彬、颜昊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省珠海市举行。伶仃洋上,这座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如一条巨龙静卧碧波,成为连通粤港澳三地、服务大湾区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脉。

  此时此刻,两位大桥有缘人将被历史铭记——最早倡议兴建大桥的香港著名实业家、工程专家胡应湘和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工程师林鸣。分处港珠澳大桥的东西两侧,今年83岁的胡应湘与61岁的林鸣共同眺望伸向海中的大桥。

  因为港珠澳大桥,来自香港的实业家和内地的传奇工程师有了人生中长达30多年的交集。他们说,港珠澳大桥在地理上连接着港澳和内地,也在精神和文化上成为三地居民的纽带,见证着港澳融入国家发展的历史。

  梦想中的大桥

  作为改革开放后最早到内地投资的香港实业家之一,工程师出身的胡应湘自上世纪80年代起先后在珠三角投资兴建了广州中国大酒店、广深高速公路、沙角电厂等多个标志性项目。而他早期的一个梦想——一座跨越伶仃洋的大桥,足足让他等待了近40年。

  早在1983年,胡应湘就提出了《兴建内伶仃洋大桥的设想》,成为提出港珠澳大桥具体修建设想和计划的第一人。根据他的设想,从珠海东岸上建桥连接伶仃洋上的两个天然岛屿,再伸延至香港最西面的浅水区,可以最短距离连接到香港。

  “当时内地方面对我这个方案非常感兴趣,但港英政府持反对意见。因此,伶仃洋大桥的方案就被搁置了。”胡应湘说,这是当时的一大憾事。

  上世纪90年代初,林鸣在建设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座大桥——珠海大桥时听说了胡应湘的名字。“胡先生在内地投资了电厂和中国大酒店等多个项目,与我们专业最近的是广深高速公路和伶仃洋大桥的构想,很仰慕胡先生。”林鸣说。

  2006年,为了探讨双方合作投资建设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的可能性,林鸣所在的中国交建派遣他带领专业团队专程来到香港拜访胡应湘。在位于湾仔合和中心的办公室里,林鸣第一次见到了胡应湘。

  2011年7月的一天,林鸣团队在港珠澳大桥正式动工后暂住珠海,胡应湘前去拜访。同为工程师的两代人第二次见面。

  当时正值炎炎夏日,年近八旬的胡应湘不顾舟车劳顿一大早便赶来,要与林鸣讨论潮汐发电的试验方案。林鸣颇为感慨:“胡老事业上早已功成名就,生活上衣食无忧,我除了感动,也受到了莫大的鞭策。”

  “一定要立足自主创新”

  港珠澳大桥被称为“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珠穆朗玛峰”,它不仅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世界首条海底深埋沉管隧道。特别是海底深埋沉管隧道,是整个大桥工程中难度最大的部分。

  港珠澳大桥是中国第一次大规模建设外海沉管隧道,当今世界上也只有极少数国家具备外海沉管隧道建设能力。担任大桥岛隧工程总工程师的林鸣说,岛隧工程从2005年开始准备,随后十多年一直在为解决诸多世界级技术难题而奋斗。

  在工程筹备阶段,林鸣曾组织项目组到国外考察。外国专家断言,中国人没有能力做这件事情,并开出了1.5亿欧元的天价咨询费。林鸣说:“我们所建设的不仅仅是香港回归后的世纪工程,更是大国的经济宏图,我们一定要立足自主创新!”

  在林鸣的工作团队,中国的建设者们依靠自己的力量,花了两年时间,不仅解决了外国人认为不能解决的问题,还攻克了世界深埋沉管隧道的一系列难题,成为世界上“深埋沉管结构设计”“深水深槽沉管安装”等技术的领头雁。

  提起岛隧工程的自主创新,林鸣并不轻松。“中国人第一次做,没有任何经验。每一点进步和突破对我们来说都是压力、风险、挑战和责任,伴随着无数个日夜煎熬。但能够参与这项世纪工程,是我们一生最自豪的事。”

  胡应湘对大桥岛隧工程评价颇高。“我去看过岛隧工程,林鸣团队的水平很高,建得很好!40年前,内地修桥的施工经验设计水平还不行,但现在已经是世界领先水平,而且建设成本更低,非常有竞争力。”

  一座伟大作品诞生

  今年2月4日,胡应湘应邀参加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景观设计暨工程美学研讨会。那天,在港珠澳大桥东人工岛,林鸣与胡应湘第三次相遇。

  林鸣向胡应湘介绍,大桥建设者之所以在人工岛桥头安放四个青铜鼎,就是要寻找一种具备时代标志、能被三地接受、又能承载大桥精神和建设者寄托的创作。青铜鼎是中华民族的杰作,也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礼器,安放在大桥人工岛上成为寄托祝福港珠澳大桥百年平安的象征。

  那一天,也是胡应湘提出伶仃洋大桥构想35年后第一次看到几近完工的港珠澳大桥。“相当伟大!见到内地工程师和施工队伍如此高质量的作业,将梦想变成了现实,我感到非常高兴。”胡应湘激动地说。

  胡应湘早年毕业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获土木工程学位。在他的诸多身份中,胡应湘最喜欢的是工程师。他说,自己这辈子很幸运能成为一位工程师,为国家的能源和交通建设出一份力。

  今年夏天,林鸣陪同胡应湘在港珠澳大桥内地段接受媒体的采访,这是他们第四次见面。林鸣回忆,冒着酷暑,83岁高龄的胡老连续一个下午不厌其烦地配合采访拍摄。“我从与他的交往中体会到了如何当一个工程师。在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中,我们倡导两个理念,一个是工程师精神,一个是工匠精神,我们都引以为荣。”林鸣说。

  林鸣认为,胡老最为难得的是,当他在商业上取得成功以后,还一直在坚持工程师的职业操守,在改革开放的40年中从投资广深高速公路到兴建广州中国大酒店,坚信并坚守实业兴国。

  23日这一天,胡应湘应邀在珠海出席大桥的开通仪式。而作为大桥重要的建设者代表,林鸣当天则奉命驻守在大桥的东人工岛。林鸣说,虽然他们今天没能见面,但连通三地的港珠澳大桥让更多的人见面了。

+1
【纠错】 责任编辑: 董一秀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柿子深加工促增收
柿子深加工促增收
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
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
霜降秋深景宜人
霜降秋深景宜人
晒秋图
晒秋图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3602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