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一等功臣杨选春:癌症患者攻克“导弹癌症”
2018-10-31 15:01:50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兰州10月31日电 题:一等功臣杨选春:癌症患者攻克“导弹癌症”

  张玉清、于晓泉、李燕京

  西北,巴丹吉林沙漠深处。

  今秋的胡杨一如往昔,簇簇金黄点缀于碧空大漠间。未能如同过去的31年一样在营区欣赏美景,杨选春的骨灰撒在了大漠之上,与胡杨一同守望着驻守在这里的战友。

  9月3日,与癌症抗争了18年的空军某试验训练基地某部原高级工程师杨选春,走完了55岁的人生旅程。

  2000年6月,奉命参加空军某新型战法研练任务的杨选春,因长期超负荷工作导致身体不适,晕倒在工作岗位上。

  “令所有人震惊的是,老杨被诊断出罹患胰腺胰岛瘤。”妻子郑华蓉忆及当时,始终无法相信这晴天霹雳般的噩耗。

  与杨选春大学同班、毕业入伍在同一个研究所的冷青峰说:“医生告诉我们,这种癌症发病率低、治愈难,一旦患上基本就等于被判了‘死刑’。”

  两次大型手术,腹部创伤长达近30厘米、缝合逾30针……长期化疗使杨选春的皮肤起泡溃烂,头发几乎掉光,体重降到38公斤,甚至一度被医院下达病危通知。

  “杨选春与病魔抗争的精神,不仅感动了官兵,也打动了医护人员。”空军某试验训练基地某部政委胡斌说。在得到杨选春本人和家属、部队领导同意后,医院为他使用了一种新药,并在北京进行了手术。

  经过一段时间治疗,杨选春病情奇迹般出现转机,恢复饮食并能下床走动,身体也逐步好了起来。

  “第二次生命来之不易,我不能让时光虚度。”杨选春说服家人和领导,回到了魂牵梦绕的科研一线。

  2002年7月,某型地空导弹射击超低空目标再次失利。如果不能尽快攻克难关,这型导弹不能定型,极有可能导致武器研制“夭折”,国家前期投入的大量研制经费、科研人员10余年的心血都将付之东流。

  临危受命的杨选春,拖着大病初愈的身体,奔波在厂房、阵地、办公室之间,废寝忘食地搜集资料、分析计算,进行实验室半实物仿真和全数字仿真计算。

  无数辛劳终得回报。杨选春关于某型地空导弹射击超低空目标失利的分析,被厂方设计部门采纳,解决了长期存在的镜像干扰问题。

  2003年12月6日,这型导弹成功击落靶机,顺利完成定型试验,成为我国防空武器主战装备之一。杨选春因此荣立一等功。

  “靶机试验的成功,不仅大大缩短了武器系统研制周期,更为国家挽回了巨额经济损失。”胡斌说,作为癌症患者,杨选春用钢铁般的意志攻克了“导弹癌症”。

  患病18年,杨选春每年都要定期到医院复诊、注射药物。与病魔抗争的同时,他在科研阵地上一次又一次发起冲锋,组织指导拟制了数十个导弹型号的试验方案,完成了以作战理论为研究课题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两本导弹技术专著静静地躺在邓丹办公桌上,每每看到封面作者名字外那个黑框,这位空军女上校都无法抑制自己的泪水。

  “这是杨高工一生的心血。”与专著作者杨选春共事20余年的邓丹说,亦师亦友的杨高工与癌症抗争了18年,却没能在生前见到饱含自己心血的结晶。

  2018年6月,由于治疗癌症时胃部大面积切除留下后遗症,加之长期高强度工作,杨选春的病情再次恶化。

  临终,妻女与官兵陪伴在旁,杨选春用尽最后的气力,留下了遗嘱——

  第一,不开追悼会;第二,遗体火化;第三,骨灰撒在戈壁滩;第四,捐献眼角膜。

  ……

  在杨选春的办公桌上,有一张戈壁胡杨林的照片。

  “爸爸希望自己能像胡杨一般,顽强不屈,坚韧不拔。”在官兵的陪伴下,女儿杨音灿将父亲的骨灰撒向大漠戈壁——

  “与胡杨一起,默默地、忠诚地守护着这片他倾注一生所有的土地,至死不悔”。

+1
【纠错】 责任编辑: 王頔
相关新闻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苹果公司发布iPad Pro等三款新产品
苹果公司发布iPad Pro等三款新产品
大茶壶下展茶艺
大茶壶下展茶艺
美在金秋
美在金秋
瑞士拉沃之秋
瑞士拉沃之秋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68112364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