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一粒微尘向广袤宇宙的叩问——写在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闭幕之际
2018-10-31 20:54:59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上海10月31日电(记者陆文军 周琳 赵逸赫)一次论坛,挑战了方寸之地的智力密度;一场讨论,是一粒微尘面对无垠未来的叩问。10月29日至31日,35位世界顶尖科学家,近20位中国两院院士,在上海临港滴水湖畔的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激辩未来。

  科学创新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城市的前途命运,也从来没有如此深刻影响着人民的生活福祉。科学社区、联合实验室等一系列科创承接主体落地,上海正在科创策源能力上加快突破,蹚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科创中心道路。

  追寻:微尘与宇宙的对话

  一件事情,不断挑战极致,做到极致,就会让人们看到更多可能性。

  人类肉眼能够分辨蜡烛光亮的极限距离,大约才700米;而一个单光子级的光信号亮度,相当于一根蜡烛在140公里之外的人眼中的强度。这样的信号,已经被中国的量子团队在十年前证明,能从卫星上被地面接收。

  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WLA)主席、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罗杰·科恩伯格说:“科学应当是自由的、开放的和国际化的。没有人能独自成功,我们的成就建立在彼此的成就之上。”

  在开放共享的基础上,让顶级智力在科研的“最先一公里”领域追问。“最先一公里”越深,“最后一公里”才越广。科技创新走到今日,很多技术的发展瓶颈,都需要基础理论的突破,才有可能形成从0到100的链条。

  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活细胞结构与功能成像等线站工程、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超算中心和蛋白质中心……一系列大科学装置在上海的建设,为全球科学家提供基础设施和公共平台。

  上海要建设的科技创新中心,是一个面向世界,开放度更大、协同性更高、策源能力更强的合作大平台。上海将打通科技创新链的各个环节,在更大范围内集聚、配置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进一步开放共享上海的大科学装置,为全球创新活动服务,为国际科学研究助力。

  “永远好奇,在已知的边界去探寻未知。”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威廉·莫纳说,这就是科学精神,这是大家齐聚上海发问的起点。

  开放:上海与世界的对话

  走上讲坛的一众科学大家,演讲时都在不经意间表露自己的“上海情”: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张首晟说,“我是上海人”;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弗兰克·维尔切克说,“上海已是我的第二故乡”;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巴里·夏普莱斯今年在上海工作已超过50天……

  随着上海科技创新在全球的影响力不断提升,以诺贝尔奖得主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大咖纷纷来沪寻觅合作伙伴,在“第二故乡”开创自己的新事业,上海创新的“场效应”正在加速形成。

  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已进入全球开放、协同创新的大科学时代,这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以更加开放包容的态度,进一步融入全球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全方位国际合作,才能让科技创新焕发蓬勃生机。

  这是上海的决心,更是一直践行的理念。

  论坛开幕当天,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用四个“将”表达了上海的诚意:将进一步夯实基础支撑;将进一步加强创新布局;将进一步强化开放创新;将严格保护知识产权。

  上海希望以此次论坛举办为契机,有更多的世界顶尖科学家来上海开展科研活动,在前沿理论研究、核心技术攻关等方面进行科学探索。上海,将为广大科学家营造更好的工作环境,提供更优的科研服务。

  传承:前辈与青年的对话

  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副主席朱棣文这样向主办方描述:“如果现场有年轻科学家提出了一个我无法回答的问题,这将是我终生难忘的时刻。”

  如今,一场来自年轻人和前辈的对话正在展开。此次论坛上,上海交通大学联合主办方邀请近百位国内外青年学者,促进青年科学家深度交流互动,希望能够为世界顶尖科学家搭建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在这场科研思想“擂台”上,世界顶尖科学家、两院院士和杰出青年科学家们展开真正的思想碰撞:青年科学家各自以5张精炼的PPT展示他们的新锐思想,然后与世界顶尖科学家形成小队,围坐圆桌讨论人类与科学的现在和未来,形成头脑风暴要点,与全体与会人员分享。

  “参会的各位学者代表了人类科技前沿,也肩负着引领国际学术交流进步、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科学无国界。”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忠钦说,自己最欣慰的,是在校园里随处可遇学术大师,每年都有一批诺奖级的学术大师应邀来校讲学,与同学们面对面交流。

  支持全球的年轻科研人员,一起探寻人类拓展的边界——当这些最聪明的大脑,给出这样的期盼时,上海已经在行动。既要有高原高峰,也要厚积薄发,培育氛围形成强大的“磁场”,吸引中青年科学家的集聚。

  在广袤的宇宙中,人类文明也不过一粒微尘,但这粒微尘却一直在发问。滴水湖畔的论坛虽落幕,上海和国际的交流合作却仍将继续。

+1
【纠错】 责任编辑: 邱丽芳
相关新闻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大茶壶下展茶艺
大茶壶下展茶艺
美在金秋
美在金秋
瑞士拉沃之秋
瑞士拉沃之秋
灾后塞班
灾后塞班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1326112364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