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0月31日电 题:“不论国际社会发生什么都应把发展放在首位”——外宾参观考察改革开放与中国扶贫成效综述
新华社记者
消除贫困是人类共同的愿望和心声。中国是人口大国,什么原因让其在五年内减少贫困人口6853万?哪些经验有助于国际减贫?
日前,到北京参加改革开放与中国扶贫国际论坛的外宾们,会前赴广东深圳市、贵州黔西县、宁夏永宁县和河南兰考县,在中国改革开放和扶贫攻坚的最前沿深入观察,探寻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时代变迁背后的动力之源。
精准扶贫聚焦最贫困人口
乌蒙山区是中国贫困面最广、贫困程度最深的集中连片特困区之一,贵州毕节是其中的贫中之贫。30日,在毕节市黔西县“锦绣花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和林泉镇海子村,外宾们走进搬迁户家,询问医疗、就业等情况,考察脱贫攻坚村庄整治项目及猕猴桃产业扶贫。
69岁的村民张正华今年三月和老伴住进了“锦绣花都”的新房。离开了位于30公里之外石漠化严重地区的旧房,老人难掩喜悦地说:“如今住在新屋,心里真敞亮。”
“我一直对中国的减贫举措充满好奇,今天找到了答案。面对异常复杂的贫困问题,中国的脱贫攻坚,特别是精准扶贫措施,系统性地融合了各种要素。”拜访了几位搬迁户的新家后,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农村减贫战略项目顾问丹妮拉·卡里考斯基说,努力让贫困老人、残障人士等没有劳动能力的人拥有比较完善的社保,让有劳动能力的人能得到各种职业技能培训、教育和就业机会,这或许就是中国取得瞩目成就的原因。
发展蘑菇产业、民宿旅游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实施健康扶贫救治病人,提供扶贫贷款……在河南兰考县,非洲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理事会副会长恩科洛·弗依每到一处都仔细地记笔记。他多次来过中国考察,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很感兴趣。
“中国非常团结,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中国依靠发展产业、增加就业岗位等措施使几千万人摆脱贫困,非常伟大。”他说。
实施精准扶贫,坚持改革创新,坚持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参与的大扶贫格局,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中国的扶贫经验引起很多外宾感慨和思考。
中国经验为世界减贫贡献智慧
从努力解决温饱,到提出“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中国这个人口大国多年扶贫实践为世界减贫带来哪些中国方案?这是外宾们关注的问题。
在宁夏永宁县闽宁镇,一些外宾在参观了双孢菇基地、闽宁中学、立兰酒庄等后表示,不敢想象这个特色小镇在20多年前曾是一片荒芜。闽宁镇前身是1997年成立的闽宁村,当时中国提出东西部对口扶贫协作,并决定由福建对口帮扶宁夏。多年来,从“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当地形成了“特色种植、特色养殖、劳务产业、光伏产业、旅游产业”五大产业,人口从几百人增加到6万多人,人均年收入从不足500元增加到一万多元。
来自塞内加尔谢赫·安达·迪奥普大学的教授马马杜·法尔不停地用相机记录。“我正在做一个关于‘中国扶贫政策研究’的课题,闽宁镇是最好的案例。”他说,中国政府不断改善民生,扶贫模式对于非洲乃至全球都是榜样。
“从改革开放到脱贫攻坚,中国政府始终在领导全国人民通过奋斗实现自身发展,这种领导力值得学习。”马马杜说。
从东南沿海城市到西部偏远山村,从中原大地到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外宾们看得认真、问得详细。
“从1998年我第一次来中国至今,这个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中国在推动更加均衡的发展,这些发展经验对于同是人口大国的巴基斯坦非常有用,相信两国能够在许多方面展开合作。”巴基斯坦可持续发展政策研究所理事会主席沙夫卡特·卡卡海尔说。
改革开放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强大驱动力
中国的改革开放与数千万人口实现脱贫有何关系?带着心中谜题,外宾们在分赴脱贫一线考察的前一天,来到中国改革开放前沿——深圳。
在莲花山公园山顶俯瞰城市,外宾们惊讶“深圳速度”;在腾讯大厦,工作人员现场演示用微信平台在线支付、挂号、点餐,并扫码购买了一只企鹅玩偶送给来自阿根廷的外宾;在罗湖渔民村和深圳博物馆,外宾们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和时代变迁的缩影。
“来中国之前有朋友告诉我,在中国不用带钱包就能出门,有手机就够了。这真是太神奇了。”联合国粮农组织南南项目合作官员朱莉安娜·加尔朱洛说。
一些外宾认为,改革开放是中国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改革开放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了强大的驱动力,中国在减贫领域的成绩也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最重要成果之一。
塞拉利昂议会副秘书长默罕穆德·莱比在考察深圳、贵阳市后,由衷赞叹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成就。在实地见证了惊人的“中国速度”后,他认为中国的快速发展对于其本国减贫工作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大力发展基础教育体系,建立市场经济体系,制定中长期规划。
“不论国际社会发生什么都应把发展放在首位。发展应当聚焦人民,关键是可持续。”塞拉利昂议会党纪负责人迪克森·默莫表示,中国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对腐败零容忍,这些正是减贫和发展时需要的态度。(执笔记者:于文静,参与采写:赵倩、张伊伊、缪培源、刘金辉)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