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2017年农历腊月27,梁建强(右)在湖北崇阳走访贫困户。
【演讲稿】把舆论监督的长剑,刺向“四风”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我是湖北分社记者梁建强。
很荣幸能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的故事。我分享的题目是——《把舆论监督的长剑,刺向“四风”》。
故事,首先要从一栋房子说起。
大家现在看到的图片,是我在一次调研途中遇到的一栋房子。房子的主人是一名贫困户。 如果仅从外观来看,这个房子并没有任何异样——外立面经过了粉刷,显得很是干净、整洁。但走进屋内,却是“内外两重天”的格局——里面的房间的墙壁,并未进行任何粉刷、土坯裸露,墙体上的裂痕清晰可见。
除了内外有别,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他家临近外部道路的猪圈,外墙也被粉刷、修葺一新,但在屋后的厨房,由于不容易被外人所看见,无人问津,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无奈之下,他想了个办法,索性把猪圈改用作厨房。
这是一个山区的危房改造的真实样本。
后来,当地的镇委书记闻讯赶到,略显肥胖的他一路小跑,满头大汗。他当场表态——“下午就安排工程队,把屋里刷好”。
我问他:“之前怎么就没想到呢?”他满脸通红,说不出话来。
那天,我和同事从早上八九点钟进山,沿着崎岖的山路一路访贫,直到晚上九点多钟才吃上饭。
一路上,看了很多实情、掌握了不少线索,写稿早已不是问题。心里,却始终是沉甸甸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存在,好政策得不到好落实,群众的获得感自然难以保障。
路上,我也想起,此前参与的另一个调研。
当时,接到群众的反映情况——有的地方在推进城乡环境整治、农村危房改造时,不考虑客观实际,而是优先考虑离主干道近、离铁路线近的位置。
循着零星的线索,开始“大海捞针”式的摸排。由于掌握的信息,并未确定具体的村组与位置,只能采取“笨办法”——沿着高铁线路、高速公路线路分段探访,一点点缩小范围。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锁定了有的地方房屋面向高铁线路、公路的一侧刷白,另一侧不管不顾的“怪象”的证据。
相关探访的内容,后来,我把它写入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惕》一文之中,那篇稿件中,共梳理了十类典型问题。
比如,一些调研活动走过场、搞形式主义,调研现场成了“秀场”;一些地方注重打造领导“可视范围”内的项目工程,“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
这一由社领导点题、领衔以及逐字逐句审改把关,参编部精心组织,集中了团队的集体智慧,我有幸作为主要执笔人之一的调研,获得领导同志长篇批示,全国范围内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由此开端。
稿件中的案例,无不是源于团队成员们平日里深入“扎根”、勤于调研时掌握线索、发现的现象。有人说,作为记者,他的脚下有多少泥土,他的笔下就有多少真情,他的笔下有多少真情,他的报道就有多少力量。我想,只有更多地深入基层、深入一线,稿件才能更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更有力度、更有温度。
与四风的战斗,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远没有到鸣金收兵的时刻。
讲完了房子的故事,还想分享一个关于证明的故事。
这张图片,有些模糊,它是一段视频的截图。图片正中这位银发苍苍的老人,名叫白启永。
为了证明自己还活着,家人将坐在轮椅上的他抬进车里,从湖北武汉赶到红安。
到达办事单位,又因没有电梯,不得不将老人抬上三楼的办事大厅。
“九旬老人社保年审,家人抬着爬上三楼”——我和同事对这一事件进行了率先、持续报道,并发出评论稿件,引起了领导同志的关注。
今年6月,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
7月5日,人社部发布新规,全面取消领取社保待遇资格集中认证。
老人的女儿后来给我发来信息——“谢谢你们主持正义、为老百姓讨了一个公道”……
回顾入社以来,这些年,与“四风”战斗的故事还有很多。从深入基层调查红头文件摊派烟酒,到追踪贫困县建豪华楼;从聚焦干部“陪酒死”,到调研超标办公用房的清理中暗藏猫腻……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与“四风”的战斗,还将继续。
这样的坚持,也源于新华社的历史传承。革命年代,新华社记者一直是不怕流血牺牲、勇立潮头的斗士;和平年代,一代代新华人的名篇佳作,也树立了一座座丰碑;
而在我的身边,在分社唐卫彬社长等领导的领衔下,十多年持续关注的楚源化工顽疾得到有效治理等,同样树立了标杆。
高山仰止,更需向榜样学习。
“四风新动向”之后,同事们送了我一个新绰号——“梁四风”。我说,其实我只是“梁吉诃德”。“四风”问题,就像面前的那座风车。只要它还在哪里,那么总要抽出监督的长剑,一次次刺向它。
监督,更多时候是希望带来推动与变化。于我个人而言,更期待的,莫过于风清气正。
我时常想,社会这个“大我”的革新与进步,离不开每一个“小我”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努力。
在这个万物速朽的快节奏时代,总要试着写一些能够对抗时间的文字,才能不负“新华社记者”这五个字,所承担的责任与使命。
前路漫漫,依旧任重道远。唯有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孜孜前行。这就是我分享的故事。谢谢大家!
(梁建强,新华社湖北分社记者。长期致力于监督报道、评论报道。多次参与重大主题调研采访,参与“两会新华时评”“十九大新华时评”等写作。曾获评中宣部“新春走基层”先进个人、新华社社长总编辑奖、范敬宜新闻教育奖、中国人大好新闻奖一等奖、全国政法综治新闻奖、湖北新闻奖等新闻奖项数十项。两次获评新华社优秀共产党员。)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