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中华民族警醒之岛上:“邓世昌”屹立望海疆
2018-11-07 10:49:52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济南11月7日电(记者王阳)登临山东威海刘公岛,海浪激荡而来,黄海上空翻卷的行云飘然而过。位于威海湾内的刘公岛虽然只有3.15平方公里,却是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北洋海军的诞生地、甲午海战决战地和英国近半个世纪的军事租借地,这里记载了中国民族“梦碎、梦醒、筑梦、圆梦”的复兴故事。

  刘公岛岸边屹立着高大的民族英雄邓世昌雕像,游人来来往往,总要在雕像旁合影留念。在这里,民族英雄的故事口口相传,精神不灭。

  邓世昌祖籍广东番禺,1867年考入福州船政学堂。毕业后先后任“海东云”“镇南”“扬威”等战舰管带(舰长)。1887年,被派赴英国为北洋水师接“致远”号巡洋舰,回国后升任副将兼“致远”号管带。

  1894年春,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请求清政府派兵助剿,早已蓄谋侵华的日本也借机出兵。7月25日,日本海军在朝鲜丰岛海面突袭中国护航舰及运兵船,挑起战争。

  这场战争持续8个多月,历经数次战役,战场在海上与陆上不断转换,战火从国外烧到了国内。1894年9月17日,日军又在大东沟海域挑起了黄海海战。在接近5个小时的战斗中,北洋舰队被击沉4艘军舰、伤亡近千人,日本没有军舰沉没,伤亡只有298人。

  海战中,邓世昌指挥的致远舰舰体多处受伤,随时有沉没的危险。当发现北洋水师旗舰定远舰遭到日本舰队围攻时,他下令致远舰开足马力撞向日军主力吉野号。他鼓励全舰官兵:“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不幸的是,致远舰被日舰的鱼雷击中沉没,全舰官兵240余人,仅有7人获救。

  邓世昌落水后,部下把救生圈让给他,被他拒绝。与他一同落水的爱犬“太阳”,咬住他的胳膊试图救护主人,邓世昌强忍内心痛苦,用手按住“太阳”的脖子与自己一起沉入黄海的波涛中。那一天正是邓世昌45岁生日。

  邓世昌牺牲后,山东威海百姓感其忠烈,在成山上为他建祠,以志永久敬仰。邓世昌的英勇影响着整个家族,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有6位邓氏后人投笔从戎。日军侵占广州时,慑于邓世昌的英名,不敢破坏邓氏宗祠。

  黄海大战后,北洋舰队退守威海湾,从此清政府丧失黄海制海权。

  清军在战场上的连连失利,迫使清政府走上了求和之路,李鸿章奉命赴日谈判。1895年4月17日,中国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根据条约,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并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办厂。《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

  中日甲午战争是直接导致清朝加速走向衰败的一次战争。这一战,将中华民族打到了生死底线。然而面对民族灾难,中国人民没有屈服,而是挺起脊梁、奋起抗争,以百折不挠的精神,进行了一次次图存图强的探索。

+1
【纠错】 责任编辑: 王頔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美味”进博会
“美味”进博会
青年志愿者服务进博会
青年志愿者服务进博会
飞行员视角下的航展 为军迷专属定制
飞行员视角下的航展 为军迷专属定制
武警西藏总队野外驻训砺精兵
武警西藏总队野外驻训砺精兵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651123676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