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呼和浩特11月8日电 题:“铁路收藏家”刘振起:用老物件见证中国铁路的变迁
新华社记者王雨萧
“我收藏的是往昔的记忆,更是一段铁路发展的历史。”刘振起常说。
1949年出生的刘振起与共和国同龄,有38年的铁路工作经历,在中铁呼和浩特局先后干过火车头修理工、车电钳工和乘务员,退休后的他更喜欢称自己“铁路收藏爱好者”。
走进刘振起的家,仿佛进入了一个小小的“铁路博物馆”。清代的火车线路图、民国时期的铁路规章、4万多枚火车票、纪念重要铁路线开通的徽章邮票……这些与铁路相关的老物件,不仅承载着一代人的铁路记忆,更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发展变迁。
灰白硬卡票、粉色软纸票、蓝色磁卡票……花花绿绿的颜色背后是中国铁路火车票升级换代的进程。刘振起告诉记者,早期的硬卡票需要售票员手动添加座位号等信息,不仅效率低,还易出错,20世纪90年代开始推广使用软纸车票,用计算机打印,大大提高了售票效率。2007年,磁卡火车票陆续发售,乘客可以更加便捷地刷票进站。
变化更大的是售票方式。“过去一到春节,全都得去窗口排队买票,一排就是一宿,还不一定能买到。”回忆起从前彻夜排队买票的情景,刘振起感慨颇多,“现在是真方便啊,动动手指就能在网上买火车票了。”
刘振起拿出几张列车时刻表,“你看,20世纪80年代坐火车从呼和浩特到北京要18个小时,现在是9个多小时,高铁开通后,只需要3个多小时。”
从1997年开始,中国铁路多次进行大提速。2007年,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时速200公里及以上动车组投入使用,2017年6月,“复兴号”双向首发,开启了中国标准动车组时代。
“从绿皮车到复兴号,旅途的时间越来越短,这背后是我们中国铁路技术的飞速进步。”刘振起说。
几张泛黄的茶水票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刘振起介绍,20世纪五六十年代,火车上没法烧开水,在沿途站点停靠时,会有人拎着热水壶和茶叶到火车上“卖茶水”,乘客必须拿着茶水票才能喝到一口热水。到了七十年代,列车陆续开始供应热水,茶水票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再后来餐车的饭菜饮料越来越丰富,现在干脆不用去餐车,坐高铁用它点外卖就行了!”刘振起指着自己的手机说。
随着铁路事业飞速发展,刘振起发现很多身边的铁路老物件正在“消失”。“比如这车票剪子吧,过去人工检票全靠它,现在有自助验票闸机,还能刷脸进站,速度快效率高,车票剪子很少再看到了。”刘振起抚摸着手中的一把车票剪子说。
满屋子的藏品,诉说着中国铁路发展变迁的历程。刘振起精选了部分藏品,送到中国铁道博物馆、陇海铁路历史博物馆展览,让更多人透过它们感受中国铁路的沧桑巨变。
-
山东:到2020年将新增铁路运营里程1450公里
山东省政府日前就交通领域“补短板”推出一系列具体措施,明确提出将在2020年年底前完成青岛胶东国际机场、济青高铁等重点项目建设。届时,山东省将新增铁路1450公里、高速公路1658公里。2018-11-07 16:37:07
-
西康铁路实现全程双线运行 输送能力有望达1亿吨
由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大岭铺至安康东直通线,5日顺利开通,西安至安康铁路实现全程双线运行,输送能力有望达到1亿吨,运输能力得到大幅提升。2018-11-06 17:40:37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