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衣食住行40年,寻找改革开放的细节
2018-11-27 07:32:48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改革开放是一个关乎中国这40年巨变的宏大命题,又是一个渗透在每个人衣食住行细节中的生活故事。在《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 周年大型展览》中,我们去寻找那些和每个观众息息相关的展品。上海的半两粮票——当时凭票可以购买一块点心或者一碗小馄饨,牵动当年无数少女心的流行歌曲磁带,“豪车”配置的28寸永久牌自行车,复古的拨盘电话机……改革开放,我们的生活记录着。

  衣:群众服装拾级而上

  在国家博物馆北区,一道宽阔的台阶通向二层空间。当你拾级而上,仿佛通过一条时光隧道,隧道的主题是——服装。40年来的工装、军装、运动装、正装、礼服,从单色到彩色,从单一到多元,50套静态展服装和24套动态秀服装,呈现的是时代的变迁,向我们快进了一部改革开放以来的流行服饰史。

  展区由北京服装学院师生团队承担策划执行工作。北京服装学院服装与艺术工程学院副院长杨洁介绍,改革开放之前,人们着装比较简单,款式基本上是中山装、军便装、人民装、两用衫的天下,色彩主要是蓝、绿、灰“老三色”。

  1978年后,改革开放的春风也摇曳着人们的衣衫,喇叭裤、蝙蝠衫、棒针衫等外来的“奇装异服”得到年轻人的青睐。而随着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新事物涤纶服装开始流行,“的确良”衬衫、碎花裙,成为上世纪80年代时髦男女的首选。

  不同的服装折射的其实是一代人的观念:“西装热”代表着对国际范儿的追求,宽肩服装张扬着自信风度,紧身健美裤是开放思想的体现;而蓝色白条纹的运动衫、海魂衫和回力鞋,是那个时代的文艺小清新。

  如果说80年代是从单一走向多元,那90年代的服装则进一步与世界接轨。职业女性开始穿起套装,男士服装的商务休闲概念开始兴起。衬衫、T恤、风衣、羽绒服、羊毛衫……适合不同场合的服装类型丰富多彩;牛仔装、紧身T恤、露脐短衫、吊带背心、迷你裙……是年轻人的个性表达。

  进入21世纪,人们物质生活无虞,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精神追求带来棉麻服装的回潮,挑战自我的户外运动服装成为全民装备。而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近年来,具有民族风格和传统文化特色的新中式服装日益受到青睐。

  在《春天的故事》等大家耳熟能详的旋律中,展览现场还不定期举办服装秀。20余位模特身着阔腿裤、花衬衫、牛仔衣等不同时期的代表性服饰走秀,而他们手中的收音机、大哥大、吉他,也是不同年代青年最时尚的配置。

  食:两分钟看完年夜饭

  中国人的年夜饭,是一种独特的文化传承。信奉“民以食为天”的中国人,在这一顿饭中寄予了一年中最盛大的期待。从满足温饱到丰盛美味,再到追求营养健康,一餐一饭的细节,堪称“舌尖上的改革开放”。

  在展览第四展区“历史巨变”的第四单元“共享改革成果 共建美好生活”,一段不过两分钟长的视频,生动展现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人年夜饭的变迁。

  在1960~1970年代的北方家庭中,春饼卷豆芽、一盘酱肘子就能撑起年夜饭的半壁江山,再来一把水果糖,就完成了这顿饭的甜品部分;在80后的记忆中,炸虾片是小时候的新鲜零食,而妈妈的心思都花在如何蒸好一条鱼,炖好一锅肉;到了90年代,菜不仅要好吃,还开始讲究摆盘,大白兔奶糖则取代了水果糖的地位;进入21世纪,菜越来越精致,花样越来越多,唯一不变的,可能是那盘饺子,和身边的家人。

  90后男孩夏小杨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现在过年回家,妈妈让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网购食材,龙虾、面包蟹、银鳕鱼……年夜饭越来越国际化。“想想90后都开始秃了,年夜饭也不敢大吃大喝,吃点海鲜,别让自己变油腻。”夏小杨调侃道,“妈妈作为家族饮食的总监,每年都对年度展演提出更高要求,我也得跟上她的脚步。”

  这段视频也在网上迅速传播开来,勾起网友的记忆,“几乎一模一样”“年夜饭配春晚,再烫一壶老酒”“80后的我,炸虾片是妈妈的味道”……连南北口味之争都暂时偃旗息鼓,“虽然我是南方人,但我更喜欢吃饺子”。

  80后姑娘林雨在这段视频前驻足,认真看完,笑称“想起了小时候的辛酸岁月”。“一年里最期待两顿饭,一顿是过年,一顿是生日。过生日时可以吃一顿烤鸡,过年就有一桌子好吃的,平时舍不得吃的都有。”林雨记得,那时候砂糖橘刚流行,但是贵,只有过年时才会买一篮子,“那种塑料编织的小水果篮子”,是林雨家的“年夜饭水果”。

  后来,林雨长大了,年夜饭菜式也越来越丰富,鸡鸭鱼肉早就不稀奇了,天南海北的食材都可以买到,也更注重营养搭配,“越吃越讲究”。现在,在北京工作的林雨每年过年才有时间回老家,那一顿年夜饭早就吃的不仅是那几道菜,更是和家人团聚的温情。

  住:时光博物馆讲述百姓故事

  本次展览中有一组四合院的微缩模型,吸引了不少观众,这是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的宋东葵和谭泽恩两位老师,带着13名学生,历时3个多月制作而成的。模型综合史料和影视作品中的典型场景,呈现的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老北京大杂院内人们生活的场景。

  “每一片菜叶都是拿宣纸染色而成,用轻土做白菜芯,再把一片片菜叶按真实生长形态贴上去;四合院的瓦是一片一片按照尺寸裁剪、上色、 做旧,像盖房子一样覆盖上去。

  刘璇是改革开放的同龄人,看着四合院的模型,好像回到了小时候。“我是地道的北京人,原来住在东直门附近的大杂院,蜂窝煤、烟囱、黑白电视……我家都有。生火取暖、糊顶棚、冬储大白菜、炉子烤白薯馒头片、自建小厨房……我都经历过。”在刘璇的记忆中,大杂院的生活充满了家长里短的热闹、亲切。

  刘璇说:“我是跟着时代发展潮流成长起来的,很多事情你们年轻一代可能没有感受过。那时候,排队带棉手套去买大白菜、搬蜂窝煤,用点滴瓶做西红柿酱,还有一种面粉二厂出的‘油炸方便面’,四毛钱一包,里面有个白色粉包,海鲜味,能刮奖……”

  微缩模型只能近观,别急,展览还有一个“时光博物馆”,让你身临其境地穿越时空。“年代照相馆”真实还原当时人们郑重其事照相的场景,“奇妙时空屋”的客厅里,立式电扇,红色皮箱,搪瓷脸盆……还原记忆中的家庭场景。

  在“时光杂货铺”,零食、饼干罐、搪瓷杯、贴纸、蛤蜊油……不大的空间装满了80后和90后的回忆,一位家长指着一只绿皮小青蛙跟三四岁的宝宝说:“那是妈妈小时候的玩具。”墙角的一台红色冰箱,是1981年为庆祝可口可乐北京厂落成,日本三洋公司赠送给中国大陆的第一台可口可乐冰箱。在那个年代,可口可乐重返中国,是改革开放的一个符号。

  走出时光博物馆,每位观众可以打印一份属于自己出生年份的“号外”,上面记录着“我与改革开放的故事”。

  出生于1988年的肖琛,向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展示了自己的那一张:在我出生的那一年,经过6年艰苦拍摄,电视剧《西游记》拍摄完成并播出;在我10岁那一年,抗洪抢险取得胜利;在我15岁那一年,防治“非典”取得胜利;在我28岁那一年,G20峰会在杭州举行。巧合的是,肖琛的家乡就是杭州,“G20峰会是那年的大事,我84岁的外公都天天跟我说,还在会后特地去会场参观”。

  行:28寸永久牌自行车领衔众“老物件”

  40年来,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171元增长到2017年的25947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22.8倍。收入高了,最直观的表现可能就是家中的物件更新换代。

  在本次展览的一个展柜中,陈列的是40年来的家庭日常用品,从“三转一响”(收音机、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到彩电、冰箱,几乎每一件展品都在观众家里出现过。根本不需要讲解员的介绍,每一位观众都有一肚子话要说,素不相识的人指着同一件展品,就能聊起来。

  出生于1980年的周春燕是河北唐山人,看着这一展柜的老东西,觉得自己差不多都赶上了,“黑白电视、随声听、老相机……尤其是那个缝纫机,我妈妈现在还在用”。

  周春燕回忆:“小时候,家里的随身听和相机都是从日本带回来,在当时属于比较贵重的礼物。然而,更新换代太快,大学还在用随身听,毕业后就改听CD机了;家里最早的相机是胶卷的,自己工作后买的第一个相机就是数码的了,现在,大家都用手机拍了。”

  而在周春燕父亲的记忆中,自行车是家中当仁不让的“大件”。展柜中那一辆28寸的永久牌自行车,在当时绝对属于“豪车”。周春燕说:“那时候只能到北京来买,最有名的牌子就是凤凰和永久,得排队才能买。我姨老爷为了给我爸买一辆自行车,排了一天一夜的队。买到后运回唐山,郑重地交到我爸手里,真的太珍贵了……”

  71岁的申桂华指着展品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说:“我家的缝纫机、黑白电视机、双卡收录机……还都留着呢。都是历史,我也不忍心卖给收废品的。”

  堪称“古老”的双反相机、快门在镜头上的旁轴相机、数码相机、单反相机……90后男孩桂天奇熟练地向同来观展的小伙伴介绍。他从初中开始喜欢摄影,家里收藏了6台相机,“展览的这些相机我都接触过”,而到他拥有第一个自己的相机,已经是数码时代的单反相机了。

  “相机越来越智能,可以自己测光,可以在屏幕上看效果。以前拍照全凭经验,根据光线来判断多少光圈多少快门,胶片拍错一张就废了。但看着过去的东西,觉得有些东西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比如那个年代,对拍每一张照片的谨慎和专业。”桂天奇说。

  (蒋肖斌)

+1
【纠错】 责任编辑: 徐宙超
相关新闻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瑞士伯尔尼举办一年一度洋葱节
瑞士伯尔尼举办一年一度洋葱节
“电梯医生”
“电梯医生”
80余幅丰子恺艺术作品在港展出
80余幅丰子恺艺术作品在港展出
兔泽和广:南京已是我家乡
兔泽和广:南京已是我家乡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661123770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