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最大棚户区”——曾是老工业基地武汉市青山区戴了数十年的“帽子”,随着棚改结束,数十万群众“出棚进楼”开启了新生活。居住环境变好了,新的矛盾和问题却接踵而至。
青山区因武钢而兴。新中国成立之初,10万建设大军“先生产、后生活”,搭建简易工棚安家落户。2007年4月棚改启动,到2016年7月共建成临江港湾、青宜居、青康居、青和居、青馨居5个安置房小区。棚户区居民全部搬迁新居,一步跨越60年。
由大杂院到新社区,挑战随之而来:一方面,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品味和精神层面的需求,随着居住方式和环境改善“水涨船高”,过去那些“差不多”“勉强”“大概”的粗放式社区管理路子已难以适应需求;另一方面,人际关系褪去了“大院熟人”的余温,楼上楼下成了“熟悉的陌生人”,大院温情很难见到了。同时,这里低收入、困难群体多,老年人集中,居民结构复杂,居住环境更迭没能改变一些陋习……这里成为社区治理难度最大的地区之一。
面对新形势,青山区以解决居民小事为出发点开展社区治理探索,用心把“鸡毛蒜皮”小事当作大事办,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创新“天天敲门组”“顺顺吧”“好样的工作队”“四点半学校”“社区好味到”等五大红色载体,形成了“力量全介入、问题全收集、服务全覆盖、成效全评价”的“四全”社区治理体系。
“顺顺吧”的调解员在疏导群众不顺心的“小事” 冯国栋 摄
管理有序难不难——有人天天“敲门”,有地儿时时“顺顺”
69岁的贺镜平身着志愿者服,胸佩党徽,在青和居社区便民服务大厅招呼来客喝茶。他是独居老人,两年前,因中风导致语言障碍,走路颤颤巍巍,长期躺在家里不愿出门。“是工人村街成立的‘天天敲门组’帮我重新回到社会。现在我生活很充实,过得有意义,感到很幸福。”
“天天敲门组”是青山区的一张名片。棚改后,工人村街4万居民搬进新楼,一些陋习也带到了新小区。小区变得“脏乱差”。老党员胡秋生看不下去了,每每见到自行车挤占消防通道,垃圾堆在门口发臭,他就挨家敲门提醒。
在胡秋生等党员带动下,2010年初,由10余名居民组成的“天天敲门组”正式成立。他们每天敲门、串门,提醒大家遵守社区秩序和公德。一开始,有人说“多管闲事”,但敲门次数多了,不文明行为也逐渐减少了。
不久前,半月谈记者跟随刘桂华等“天天敲门组”志愿者,敲开青宜居15栋2单元王美华老人家的门。王婆婆的子女在外打工,她因中风偏瘫,靠拐杖才能艰难挪动。这次,志愿者不仅给她带来了晚饭,还跟她聊家常,为她捶背捏脚。老人笑得特别开心。
和王美华老人一样,72岁的蒋桂梅也是一名独居老人。经历丧夫之痛的她搬进新居后,陌生的环境、生疏的邻里,让她十分不适应,经常闭门不出。“天天敲门组”多次上门探望后,她也决定加入志愿者队伍。从“被敲门”到如今青和居第一网格党支部书记,蒋桂梅说自己“活得更有意义”。
实践中,“天天敲门组”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敲门18法”:真情感化法、见缝插针法、巧借机遇法、以帮促进法、问计于民法、群众议事法、志愿活动法、文体参与法、邻里结亲法……通过入户走访,他们及时掌握群众诉求、问题、困难和意见,建立居民信息档案,把服务送进家。
青宜居社区服务大厅前台摆着几大本厚厚的“天天敲门组”工作记录。上面记录着敲门组志愿者每天到岗的签到和工作内容。“17栋的李先生,感谢社区为他行动不便的母亲义务理发;肖婆婆感动地收到了社区为她送上的生日祝福……”一件件暖心小事,让“天天敲门组”成了居民贴心人。
一边敲门,一边顺心。棚改区在征收拆迁、信访维稳等方面矛盾多、纠纷集中,青山区为此组建“顺顺吧”,让大家顺顺心、出出气。
红钢城街六街社区冯婆婆膝下有四女一子,老人一心想将所有资产留给儿子,但4个女儿坚持依法继承应得财产,全家人闹得很不愉快。
社区“顺顺吧”的街道干部、法院民警、驻点律师、街道民调员主动上门,通过多方调查了解,多次上门帮老人召开家庭会议,从法律、情理等多角度耐心劝说。冯婆婆一家最终达成协议,每位子女公平分配,且共同承担老人的赡养义务,一家人重归于好。
在“顺顺吧”,每天有人接待,面对面倾听群众呼声和诉求、纾解不满情绪。在这扇门内,大家齐心协力把闹心小事都理顺了,大事就“出不了门”。
下午放学后,桥头小学的学生们在“四点半学校”内活动。在父母下班回家前,有专业教师为他们进行辅导 冯国栋 摄
和谐稳定看什么——一老一幼,好社区“关键的关键”
下午4点半,桥头小学放学了。三年级小学生汪怡萱和同学们来到青和居社区的“四点半学校”。在邓力婕老师指导下,汪怡萱为图画上色。她说:“我要将画当作礼物,回家送给工作了一天的妈妈。”
“四点半学校”是青山区打造的社区青少年教育学校。中小学生下午4:30放学后,社区将他们组织起来开展各种学习活动。“四点半学校”通过聚合群团组织、激活社会组织、带动志愿队伍,把街道、社区、学校、家庭四个层面的力量拧成“一根绳”,利用孩子放学和家长下班前的空档期,打造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教育模式。
据介绍,“四点半学校”除了线下托管和公益课堂,还试点开通线上预约,家长和学生通过微信等平台,预约名师在“四点半学校”教学点的各类兴趣课堂上课,包括课业辅导、绘画、书法、手工制作、乒乓球、心理咨询等。
在“四点半学校”,有武汉科技大学和青山区人民检察院志愿者用“模拟小法庭”的方式深入浅出引导孩子们学习法律常识;有武汉理工大学大学生志愿者为他们进行英语辅导;还有专业心理咨询师和志愿者开设的“未成年人悄悄话室”,帮助那些学习、心理上有障碍的孩子树立信心……
目前,每年参加“四点半学校”学习活动的学生达3万余人。家长纷纷点赞:再也不用为孩子放学后去哪儿担心了。
除了幼,还有老。青山区是武汉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区,60岁以上老人占比达28.34%,10余万老年人,单是空巢独居老人就餐难,就成为一大民生“痛点”。
下午4点多,工人村街“社区好味到”食堂饭菜飘香。数十位老人在吃饭,食堂时而响起的欢笑声中夹杂着叮嘱声,服务员打好汤递到老人手上,提醒“慢慢来,莫烫着了”。
这里看不到老人们站着排长队的场景。食堂靠墙位置并排放置了数十把椅子,老人们坐在椅子上排队打饭。为防止老人不慎摔倒受伤,食堂还铺设了3道防滑垫,饭桌选用圆角包边,椅子也轻便便于挪动。
“社区好味到”食堂的菜品干净、种类多样,服务也人性化,因此很多老年人竖大拇指点赞。“干净卫生又实惠,汤每天都是免费喝。”72岁的张银平8年前搬到青宜居,“社区好味到”食堂开办后,他成了常客。当天下午,71岁的黄小容点了糍粑鱼块、粉蒸肉、珍珠圆子、清炒苦瓜和一碗饭,除去老人优惠价格只需10元左右。她说:“菜蛮多,也不贵。”
青山区民政局负责人介绍说,街道、社区、老年居民代表及第三方专业人士每年对食堂考核打分,考核通过的食堂运营方才能拿到补贴。“每个食堂还计划成立老年人膳食委员会进行监督。”
据介绍,“社区好味到”由社会组织运营,从食堂办证到装修,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以及民政局、审批局等区直相关部门全程参与。街道经常组织开展相关医疗急救、消防疏散培训,制定预案和举措,保证“社区好味到”安全运营。街道“三在”干部挂点食堂,协调解决问题。用餐高峰期,社区工作者与志愿者一起维护用餐秩序,帮老年人打包、盛汤,部分不便出门的老年人,由“天天敲门组”成员送餐上门。
“好味到,就是为了将食堂的好味,送到老人身边。”青山区民政局负责人说。今年内,“社区好味到”将覆盖青山11个街道,待“互联网+居家养老平台”建成后,老人只需轻按终端设备,就能享受送餐、家政等上门服务。
轮椅上的杜诚诚正在写电影解说词 冯国栋 摄
社区活力强不强——能人讲奉献,个个“好样的”
32岁的杜诚诚是一名社区残疾人协理员,从小患有神经纤维瘤,2009年左腿高位截肢。她没有因此一蹶不振,而是通过读书坚强意志,并萌发帮助残疾人的想法。
2010年,青山区残联在蒋家墩社区设立盲人电影院,杜诚诚成了“盲人电影专场”的讲解员,利用业余时间在青山区和武汉市各区帮助盲人“看”电影。
从2010年10月让盲人“看”上第一部电影《山楂树之恋》,8年间,杜诚诚为盲人解说了60多部、200多场电影,写下近百万字的讲解稿。她用自己的声音,让失明者感受银幕光影。
杜诚诚说,对盲人来讲,“声音是看得见的光”。为了讲好电影《山楂树之恋》,杜诚诚用一个星期把解说词推敲了20多遍;为了讲好《湄公河行动》,她在电影院连续看了4遍。
2017年,杜诚诚和她的“你是我的眼”志愿服务团队开始尝试线下线上结合的讲电影方式,网上直播最高达到20多万关注量。
剪纸艺人毛明月也是一位社区义工。他因小儿麻痹症双腿重度残疾,凭借从小练就的书画功底,曾在一家国企做美工,并成为武汉剪纸传承人刘士标的弟子。他将西方的衍纸与剪纸混搭,将书画作品融入剪纸,创作出《保卫大武汉》《宇航员飞天图》《东湖绿道》《不忘初心》……
2009年,他带领9名残疾人在社区孵化器成立“阳光家园工作室”,开办衍纸手工艺品培训班。在这里,很多残疾人和身体正常的民间艺术爱好者一起讨论技艺,进行商业探索。如今,二三十名残疾人在这里学艺,有的能接到展览创作的活儿,有的自己开办了小工作室。
按照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新理念,青山区探索开办社会组织孵化器,“武汉市爱熙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杜诚诚工作室”“毛明月工作室”“雄鹰艺术团”等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在这里扎根,迅速成长……
看到家里来了 “天天敲门组”的志愿者,王美华老人脸上露出了笑容 冯国栋 摄
办好“小事”:招徕大力量,撬动大治理
武汉市青山区区委书记苏霓斌说,从柴米油盐到衣食住行,这些看起来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却是事关民生福祉、事关群众幸福感与获得感、事关社会和谐稳定的大事,更需要党员干部用心、用情、用真功夫去解决。
8年来,青宜居社区“天天敲门组”发展到18支队伍、500多人,“敲”走了棚改回迁居民高空抛物、乱搭乱盖、乱牵乱晒等坏习惯,“敲”来了热心的老党员、民间艺人等骨干,“敲”出了社区全员参与的治理新模式,也“敲”出了群众对基层党组织的信任。
“小事”成为汇聚社会共治力量的一个个支点。如“顺顺吧”吸纳了检察官、法官、派出所民警、社区驻点律师、街道民调委员会等司法人员,建成一支专业素质高、经验丰富的法律队伍,专门解决居民遇到的法律纠纷,宣传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到法律援助便民服务“零距离”。
办成一件“小事”,往往能催生一条治理“通用道理”。比如,青山区把解开居民“小疙瘩”的“顺顺吧”,“顺进”物业和征收项目中,用“顺心顺气”的功夫解决物业服务的烦心事,居民顺心顺气了,烦心事就好解决了。
解决的“小事”多了,相应的管理规范和工作机制就越来越完善,越来越成体系。目前,青山区各街道成立了“四点半学校”领导小组,设立“四点半学校”办公室,负责对“四点半学校”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专业指导。对“四点半学校”教师、辅导员、志愿者的归属和工作内容作了细致安排。各社区还和教师、辅导员一起,研究工作实施和教学方案,形成书面的、较为规范的实施方案和教学体系。
据青山区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青山区还将“四点半学校”与推进“红色引擎工程”工作结合,由团区委统筹,调动全区学校、社区和企事业单位的资源,组织社区干部、社工、教育工作者、科技工作者、各类志愿者等,加入“四点半学校”。
以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为引领“风向标”,以政府职能部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动力”,化社会各方力量为“东风”乘势而为,以“为群众办小事”为载体——在社会治理不断的探索中,青山区用这样的创新路径,载着“出棚进楼”的群众驶往和谐、美好、善治的幸福新家园……
青山区工人村街党工委书记宋红说,各社区以网格党支部为依托,以党员骨干、志愿者为主体组建队伍并将网格各类志愿服务队伍纳入“天天敲门组”统一管理,实现社区、派出所、骨干力量全部下沉进网格。
“用心办小事”,也让青山区干部扎根在基层。青山全区75家单位全覆盖成立了“好样的工作队”,组织党员干部到街道、社区报到,盯群众“痛点”,抓工作“难点”,让职能“沉到底”,让服务“入人心”。
据了解,青山区将“好样的工作队”工作成效纳入全区干部积分制管理中,根据职能部门“好样的工作队”服务频次、服务态度、服务时效等内容,对队员给予相应的积分奖励。积分情况作为干部培养、选拔任用、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和参考,按比例计入年度考核总分,对积分靠前的队员优先安排培训,对表现优秀的干部提拔重用,树立“以实干论成绩、从实绩看德才、凭德才用干部”的导向。(半月谈记者 叶俊东 冯国栋 李劲峰)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