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一座江南古镇的“活态”奥秘
2018-11-30 07:46:16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南浔古镇保护:“没有想好之前坚决不动”

  一座江南古镇的“活态”奥秘

  ▲依水而生的南浔古镇拥有天然的便利交通与水乡灵秀。初冬早晨,游客坐着摇橹船从河面上经过。摄影:沈勇强

  初冬清晨,当阳光遍洒黛瓦粉墙和青石板路,一艘摇橹船伴着水波声穿过桥拱,从河面上升腾的薄雾中悠然划过,小巷中开始弥漫起早餐店的蒸汽,游客陆续到来,小镇的一天也由此被唤醒。

  尽管地处长三角城市群中心腹地,拥有760多年历史的南浔古镇历史风貌得以完整保护,其积淀的传统文化也历久弥新,滋养后人。

  小桥流水与大宅园林相映成趣

  “画舫千家夹明镜,石梁三道卧晴虹”。和许多典型的江南水乡一样,坐落于太湖南岸的南浔傍水而生,因水而兴。纵横密布的河网带来了便利的交通,也让水乡市镇沿河成街的布局自然天成。

  自南宋建镇以来,良好的自然条件加之当地百姓的长期生产实践,辑里湖丝逐渐成为南浔一块金字招牌,一缕缕洁白细韧的蚕丝将这个水灵的古镇编织得愈加绮丽昌盛。

  发展至清代,缫丝业已经成为南浔最主要的产业和百姓的衣食之源。质量上乘的湖丝在全国的生丝贸易中占到举足轻重地位的同时,还远销海外,以“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为代表的“浔商”群体因此兴起。

  千年古桥、百年民居,以一镇之规模,坐拥超过20万平方米的古建筑群,这是南浔古镇的一大特色和优势。懿德堂、尊德堂、小莲庄、嘉业堂藏书楼……众多大气宅第和典雅园林有序分布,当年名门大族的气势犹可窥见一斑。

  这批南浔富商不仅拥有殷实的财力,也兼具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同时他们在与外商的交往中又逐步接受了西方的文化艺术和生活方式,并体现在自己的生活中。

  传统的江南厅堂与浪漫的欧式建筑被高高的马头墙揽入一院,中式厅堂安装着西式天花板,铺设着进口釉面花纹地砖,巴洛克式的建筑物上却又雕刻着牡丹等中国传统花卉图案——在南浔古镇张氏旧宅建筑群,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碰撞结合让游客啧啧称奇。

  行走在南浔古镇,这种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并不少见。然而有趣的是,这些隐藏在大宅中的欧式建筑,无论形制有多美,规模有多大,其建筑位置都不在整座宅第的中轴线上。

  走进张静江、刘镛、张石铭等近代名人故居,私家园林叠山理水,亭台楼阁步移景异。一些大宅大院与西欧建筑融合,彰显艺术与审美的中西合璧。

  “从建筑布局上可以看出,这些宅第的主人在建造西式建筑时并没有盲目追求和全盘照搬,只是吸收其中的精华,显示出他们既遵循传统文化的坚守,又博采众长的包容。”南浔文化研究者沈嘉允说。

  南浔的建筑包罗万象,凸显了南浔人的包容开放思想。家住南浔镇便民路的65岁居民方荣国平日里最大的爱好就是拿着画板在古镇写生。“我从小就生活在这里,这么多年,水乡面貌和中西合璧的建筑都保存得这么好,我不仅要把它留在自己的记忆里,也要画下来让更多的人知道。”

  有形的宅第园林与无形的文化精神相互交融,相得益彰。因为保护与发展得力,南浔古镇近年先后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十大魅力名镇等荣誉,并成为国内首个整体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古镇。

  无形“财富”代代传承滋养后人

  在小莲庄内,“叔苹奖学金展览馆”静静坐落在廊榭亭阁构筑的精致园林间,墙上奖学金的由来和历届得奖学生名单吸引着游客驻足。 

  随着物质财富的不断积累,南浔富商中的有识之士将部分财力、精力用于文化教育事业,出现了以商养文、以商助教的现象,形成了经济、文化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1939年,南浔“四象”之一顾福昌的后人顾乾麟秉其父“得诸社会,还诸社会”遗训,在上海创办“叔苹奖学金”,并逐步扩展到北京、湖州等地,一直延续至今,累计奖励学生近万人。

  “对我来说,最让我震撼和感动的或许不是丝商巨额的财富,而是像‘得诸社会,还诸社会’这样的社会责任和气度担当。”游客朱浩杰说。

  今年6月,南浔“四象”之首刘家的后人刘世颎率领子孙回乡寻根祭祖。在家庙前的广场上,刘世颎告诉子孙们一个故事:老祖宗刘镛喜得孙子后,全家皆大欢喜,但是刘镛认为“摆宴席庆祝不如把钱花在造桥铺路之上”。

  历经百年的青石板无言,经年累月的雨滴日晒和居民游客的踏足让它平添了厚重和沧桑。而各家量力而行,捐资造路奉献公益的精神,顺着石板铺就的小路代代传承。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早晨,浔溪中学的教室里传来阵阵朗读声,学生朗诵的正是《礼记》中的《大学》片段。

  “学校深入挖掘南浔古镇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开展‘頔塘之韵’拓展性课程,如‘得诸社会、还诸社会’等也是学生拓展学习的内容。”浔溪中学校长冯月忠说,通过这种形式,学生能更好地亲近历史,传承他们的思想精髓,让这些朴素的道理与良好的人格典范深入人心,从而形成优良的班风校风。

  静水流深,优秀的精神文化财富在南浔正无声传递,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在南林花园,家风长廊前经常有社区居民驻足观看。

  “孝老爱亲、邻里和睦、诚信做人”等平实的话语在长廊内集中展示,这些都是小区内居民的家风家训。“看似平淡的话语却是为人处世的真理,到了我们这一代,有责任把这些精神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居民陈振才说。

  南浔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杨长海认为,通过建筑保护与开放,古镇名人积淀的崇文重商、信义向善、开放包容、敢闯进取的价值观念和处世哲学,也历久弥新、重现光芒。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家风家训的传承弘扬作为载体,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在当下展现出时代生命力。

  “没有想好之前坚决不动”

  两人方能合抱的立柱撑起十余米高的屋顶,厅堂正中高悬“端义堂”牌匾,身处其间,依稀可以感受到当年丝商云集的气派庄重。南浔古镇丝业会馆内的陈设一如百年前,让人不由地屏气凝神,放缓脚步。

  地处长三角发达地区,如何在商业开发诱惑下得以妥善保护,尤其考验地方政府定力与远见。南浔区委书记夏坚定说,近年来南浔始终秉持“没有想好之前坚决不动”的原则,不断深化古镇保护认识。

  “事实上,对古镇的保护始于上世纪50年代,从80年代开始,各方主动保护意识逐渐增强。现在看来,在改革开放初期‘拆旧建新’的潮流下,作为工业重镇的南浔能主动提出保护古镇,是尤为难能可贵的。”南浔区图书馆馆长陆剑说。

  2011年,南浔区成立古镇管理委员会,系统梳理古镇房产、古建筑、居民等情况,形成翔实数据库,此后编制《南浔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大运河南浔段遗产保护规划》《南浔古镇部分历史水系修复项目》等规划,并于2016年启动古镇保护利用三年行动计划,从优化空间布局入手,促进古镇整体性保护。

  “文物的特征之一就是不可再造,一旦损毁或利用不当,重新建造的只能叫仿古建筑而不是文物。”南浔区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李彦说,一定要把南浔古镇保护好,已成为南浔人的共识。

  而完整的古镇风貌背后,离不开许多人对当中每一个元素的默默坚持和守护。

  1924年,南浔“四象”之一刘镛之孙刘承干耗时4年建成了我国近代著名的私家藏书楼——嘉业堂藏书楼,后由其本人连同藏书捐赠给浙江图书馆。

  上世纪80年代,郑兴宝从部队转业回到家乡后,因种种机缘成了嘉业堂藏书楼的管理员。作为土生土长的南浔人,他深知这份责任的重大。

  此后的30余年里,不管是数九严寒还是狂风骤雨,楼里的古籍和雕版成了他心头牵挂的头等大事,生怕水、火、虫蛀对它们造成伤害。

  如今,守护嘉业堂的接力棒已经传到了他儿子郑宗南的手中。日常巡查以外,他还要进行雕版建档、古籍修复等工作,在外人看来的单调和寂寞,只是他口中淡淡一句:“没有什么,这都是些平凡但很有意思的工作。”

  “正是有了许许多多像郑家父子这样几代人传承的努力,汇聚成让古镇元素得以完好保护、文脉得以连绵赓续的力量。”陆剑说。

  南浔区副区长徐国华介绍,目前,除了对古镇237处传统民居、名人故居、园林古桥等历史建筑集中进行保护性修缮外,当地还展开区域整体水系与生态修复,重现古镇内运河与市河“十字相交、外环内通”的历史水系风貌,还原古镇水城相依、街巷曲折的江南水乡特色。

  为了全面整理复兴古镇人文,当地成立了南浔历史文化研究课题组、“南浔学研究会”等研究组织,30多位院校专家与地方学者先后出版《南浔丛书》七套27本,以及《南浔近代园林》《南浔名人》等单本书籍60余册。

  适度利用开发“催化”有效保护

  “百间楼上倚婵娟,百间楼下水清涟。每到斜阳村色晚,板桥东泊芙花船。”清代诗人张镇笔下的百间楼,是南浔古镇北部富有江南特色的沿河民居建筑群,相传为明万历年礼部尚书为孙媳陪嫁的100个丫鬟而建。

  如今行走在河道旁,百间楼形成的原因已经被岁月所模糊,真切能感受到的却是亲切温和的市井烟火气。各色小吃店、民宿客栈为游客提供了触摸古镇的机会,也让当地百姓的物质生活有了保障。

  目前,南浔古镇仍有约7300户、20000原住民枕水而居,长期参与南浔古镇保护的当地文化研究者徐顺泉说,对于尚未丧失功能的古迹,重要特点是“人在其中”的生命力。

  南浔古镇保护尤其重视“以人为本”,让原住民有权利、有条件享受现代生活,实现传统文化生态与现代文明的融合共生。

  民居依河岸分布,而骑楼的进深、界墙的设置、石库门的规模、门额的装饰以及河埠的样式等不尽相同,镶拼组成了各具特色又互通一脉的百间楼。

  “把骑楼建在路面上方作居室,把下方地面留出供路人行走,体现的正是当地人‘让了一尺地,借得一方天’的大度气质。”沈嘉允说,一些骑楼下还设有栏杆椅,供左邻右舍欢聚谈叙,从中展现出的淳朴水乡民风让南浔古镇的保护形神兼具,活态传承。

  近年来,古镇教育医疗、文化体育服务设施持续得到完善,不仅保证了古镇传统生活方式的延续,新业态也在这片历史底蕴深厚的沃土上衍生萌发。

  求恕里曾是嘉业堂藏书楼主人刘承干的别业,如今经过修缮的求恕里已经成为古镇里一家特色民宿。古朴典雅的木质楼梯、细腻精美的浮雕装饰以及清幽的园林向游客再现了近代江南宅第的完整风貌。

  “在将求恕里改造为民宿的过程中,我们将保护和修缮方案同步实施,从结果来看这种改造是成功的。”南浔古镇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主任屠峻说,适度开发、有效利用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保护。

  国务院参事、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专家委员会主任冯骥才认为,古镇保护应当关联的是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的初衷——让被中华文明滋养的每一个现代人,都能建立起古与今、人与国家、人与人紧密的文化联系,拥有深厚历史根基之上的文化底气。

  “沿街摆着躺椅,老头在那儿晒太阳,老太太在阳光下挑花,有人打瞌睡,有人喝咖啡,有人就在那儿坐着。他们不是为旅游服务的,更不是表演的,就是平常的生活。”游客顾春说,适度开发的南浔古镇保留了原汁原味,江南“大家闺秀”的优雅风姿犹在眼前,人文积淀触手可及。

  考虑到古镇保护时间紧迫性,当地干部建议,有关部门宜优化古镇保护项目的行政审批程序、提高效率。同时,希望修订版的《文物保护法》尽快出台,对文物适度利用做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规范,避免古镇保护走向过于僵化或过度商业化的极端。

  暮色四合,小镇逐渐结束了一天的喧闹,重归静谧。骑楼下,连绵亮起的灯笼延伸向远方,在灯影的流转中,偶有行人施施然踱过,低声细说着水乡古镇的变迁…… (记者何玲玲、魏一骏、方问禹)

+1
【纠错】 责任编辑: 韩家慧
相关新闻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鄱阳湖:人欢鱼跃冬捕忙
鄱阳湖:人欢鱼跃冬捕忙
贵州从江现云海美景
贵州从江现云海美景
【图片故事】山寨里的“白衣天使”
【图片故事】山寨里的“白衣天使”
美丽南大洋冰山
美丽南大洋冰山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8061123787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