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洞庭湖畔:“垃圾革命”为乡村“美颜”
2018-12-20 15:03:43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长沙12月20日电(记者张春保 袁汝婷 陈梦婕)在洞庭湖边住了大半辈子的农民黄贵平,近几年养成了一个很“时尚”的习惯——垃圾分类。

  黄贵平家屋后有个直径约一米的水泥坑,湖区的村民们把它叫作热水凼。每一天,她都会把厨余垃圾堆放其中,露天接触雨水后,可以沤肥;屋前还有垃圾桶,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分别放置,村里的保洁员每天会把垃圾收走。

  黄贵平是湖南安乡县安丰乡礼阳垸村的居民。这是个并不富裕的村庄,走在村道上,几乎看不到崭新、豪华的小洋房,但巷道干净、院落整洁,村道上连纸屑也找不着。

  安乡县位于洞庭湖畔,是个典型的湖区县,一马平川,人口密集。由于老百姓主要靠养殖业谋生,且居住人口密度大,因此生活垃圾多、地下水位高,垃圾无法填埋。

  当地政府下定决心,为建设美丽乡村来一场“垃圾革命”。

  在礼阳垸村小小的垃圾回收站里,记者找到了这场“垃圾革命”的“美颜”秘诀:由废弃学校改建的垃圾回收处理站,被分为了塑瓶区、金属区、酒瓶区、低廉废品区、纸箱区、有毒有害废品区等,保洁队伍从各村户家里回收上来的垃圾,被分门别类地摆放整齐。

  安丰乡人民政府乡长梅文介绍,厨余垃圾倒进热水凼,产生的肥料成为菜地、果园、农田的有机肥;价值低廉的可利用物品投入回收容器,农药瓶、废电池等统一收置、再转运到专业处理有害垃圾的公司;没有利用价值的垃圾统一定期清运到中转站。

  “过去,村里的环境就是三个字:脏、乱、差。现在通过村民初分、保洁员细分、回收公司精分三次分类,既实现了生活垃圾基本不出户,又避免了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村支书高加福说。

  礼阳垸村的保洁员队伍由5位本村的老人组成。今年71岁的李先阳与妻子3年前成为保洁员,接受专业培训后,他们负责村里12个组的垃圾分类回收工作,并负责维护这些村组居民屋前屋后、田间地头、沟渠水塘的整洁。

  对垃圾分类处理的情况,当地会进行“乡对村、村对组、组对户”的层级考核,一月一考,一季一评,考核结果与保洁员的浮动绩效挂钩。除了基本工资与奖金,村里红白喜事的清理费、废品回收的收入也全归保洁员所有。甚至没有回收价值的废品,只要保洁员进行了收捡处理,政府也按重量予以奖励补贴。

  李先阳笑着告诉记者,这份工作让他和妻子一年能赚到约28000元,对于古稀之年的夫妻俩来说,这可是高收入。

  67岁的孙纪宇也是保洁队的一员,除了赚钱,他的幸福感还来自于“好人缘”。“干得久了,村民都和我们感情好。收废品的来了,农户主动把值钱的废品交给我们,让我们卖了当贴补。”

  早在2012年,安乡县就开始探索农村垃圾整治。“最开始搞不起来,村民们随手倒垃圾已经成习惯了。”安乡县农业局副局长孔正武说,为了提高群众参与度,他们没少想办法,比如利用村里的大广播反复宣传,乡干部、村干部一户户上门引导,甚至还想了个招叫“小手牵大手”——先在小学教会了孩子,再让孩子回家监督家长。

  以礼阳垸村为代表,如今的安乡县农村地区,每家每户都成了一个微型的“垃圾分类站”,屋前有回收袋,屋后有热水凼,都是政府出资统一修建配置的。家家户户门前都贴着“文明卫生户公示牌”,考核通过就可以在门上贴一张“整洁户”的标志。

  以礼阳垸村为例,该村已调运有价废品27650斤,低廉废品88920斤,有毒有害废品782斤。农村生活垃圾,通过科学的分类回收变废为宝,这样的探索,甚至走在了不少城市社区的前头。

  在湖南省的区县经济版图中,以农耕养殖业为主的安乡县,经济实力并不突出。但这不妨碍当地老百姓奔向美丽乡村的决心和作为。

  当地一位干部自信满满地说:“我们不是最富有的农村,但可以是最干净的农村!”

  这份自豪感,农民刘如庆感受深刻。“垃圾分类成了习惯,走在村里看到地上有个瓶子,我肯定要捡起来扔到垃圾桶。人家来到我们村,看到房子干干净净,村子利利索索,我就感觉很体面。”

+1
【纠错】 责任编辑: 张樵苏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荔浦夜色美
荔浦夜色美
天空之眼瞰炫彩华夏
天空之眼瞰炫彩华夏
拉萨迎来今冬第一场雪
拉萨迎来今冬第一场雪
青海雅丹魔鬼城上演“流星与金星”
青海雅丹魔鬼城上演“流星与金星”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570112388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