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评论员观察:在复兴征程上聆听“历史回声”
2019-01-10 14:23:50 来源: 人民日报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实现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飞跃,今日之中国愈发迫切地需要回答我们是谁、我们从何处来的问题

  历史承载了一个民族的共同记忆、一种文化的价值追求以及一个国家对未来的研判能力

  我们需要“书上”的历史,也需要“地下”的历史。我们需要民族的根脉,也需要世界的眼光

  历史有什么用?不断有人这么问道。事实上,我们身处的社会、服膺的规则、使用的物件,无一不是历史的馈赠;我们的知识世界、道德律令、思维方式,也都是一辈辈人心口相传的结果。从效法尧舜禹汤到自比管仲乐毅,从“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人生旨趣到“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国家使命,一面面历史之镜越千古而弥新。个人未必能通古今之变,但研读历史并与人生相互印证,会成就“无用之大用”。

  知古鉴今可资政育人,回眸历史可拥抱未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推出一批有思想穿透力的精品力作,培养一批学贯中西的历史学家”……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并勉励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奋进新时代,我们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那些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不只是关乎过去,而是构成了绵延至今的共同记忆与历史传承,与我们前后相续的奋斗息息相关。早在2014年,习近平主席就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中指出,“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发展史,改革开放30多年探索史,这些历史一脉相承,不可割裂。” 从历经近代西方文明的强烈冲击,到实现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飞跃,今日之中国愈发迫切地需要回答我们是谁、我们从何处来的问题。历史承载了一个民族的共同记忆、一种文化的价值追求以及一个国家对未来的研判能力。

  有网友提醒:历史很“热”、历史学莫“凉”。的确,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一批古装戏激起了街谈巷议的热情,《如果国宝会说话》等纪录片成为爆款,故宫开发的文创产品频频卖断货。但历史不止京剧、瓷器等符号,还有数百种地方戏、千万件文物;历史不只需要碎片化知识,更需要一以贯之的脉络体系;历史不仅要有生动的普及本,更需要有严肃的大部头。历史与现实间的窗户纸并非一捅就破,而这正是历史研究者皓首穷经的价值之所在。一个民族的史观,更需要在一次次澄清、辨伪的过程中得以明晰。“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研究者理应担纲历史的代言人。

  2000多年前,《左传》《史记》与《战国策》分别为编年体、纪传体和国别体的历史书写提供了最初的范本。站在21世纪,我们又该如何书写历史?我们需要“书上”的历史,也需要“地下”的历史。因为二里头和殷墟里,矗立着一个需要我们去追寻的华夏。我们需要民族的根脉,也需要世界的眼光。因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从西洋史到外国史再到全球史,学科名称的变化本身就映照出中国人认识世界、融入世界的努力。考古如同勾稽蛛丝马迹的侦探,世界史如同翻译,多种力量相互碰撞,我们将带着历史的智慧走入未来的通道。

  每一次回望都是精神的洗礼,也应成为理性的奠基。70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开启了历史的新篇章。总结历史经验,揭示历史规律,把握历史趋势,我们才能听清历史的悠远回声,激荡出复兴的民族强音。 石 羚

+1
【纠错】 责任编辑: 成岚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梅花开 引鸟来
梅花开 引鸟来
小企鹅上“幼儿园”
小企鹅上“幼儿园”
“水墨”龙门
“水墨”龙门
多地迎来降雪天气
多地迎来降雪天气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9511123972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