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吉林珲春:由点及面打造“红色边城”
2019-01-24 17:59:34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长春1月24日电(记者胥舒骜、刘硕)东北的严冬寒风凛冽,但位于中、俄、朝三国交界处的吉林珲春“红色热度”不减,不断有来自长春、延吉等地的各类团体到访珲春的抗联遗迹,在一串串感人的抗战故事中接受红色历史教育。

  珲春在抗日战争时期曾经历过硝烟洗礼,境内留下了大量革命文物和抗战遗迹。近年来,当地持续对红色资源进行开发,让这座边境小城的“红色魅力”日益突出。

  在珲春市英安镇大荒沟村的一座烈士陵园,13位在抗战时期为国捐躯的英烈长眠于此。“1938年8月,当地游击队在大荒沟休整,因叛徒告密,日军夜晚偷袭,13位队员在战斗中壮烈牺牲……”今年65岁的退伍军人刘国信每次讲起这段历史,眼里都含着泪水。

  自从1977年退伍后,刘国信每年清明都会到陵园扫墓。2004年起,他每天都来这里巡护,并为访客做义务讲解。长期在崎岖的山路上行走,刘国信的鞋子不知穿坏了多少双。在刘国信的影响下,越来越多大荒沟村村民对这段红色历史熟悉起来,其中不少人都能讲出13位烈士的故事。

  从2004年开始,珲春在大荒沟陆续修复了十几个抗战遗址,建起珲春党史展览馆,形成了大荒沟党史教育基地。从一处烈士陵园到一处教育基地,大荒沟成为珲春红色历史教育最有代表性的地方。

  这几年,珲春不断加大对大荒沟基地的投入,形成了将现场教学、集中授课、学员体验融为一体的红色线路。大荒沟的名气也逐渐传出吉林省,全国各地到此学习抗战精神的各类团体络绎不绝。统计显示,珲春党史展览馆2018年参观人数达到5万人,超过上年的3万人。

  面对数量不断增加的参观者,珲春市机关干部纷纷加入讲解员队伍。原珲春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刘乃仁退休后,来到党史展览馆当起了义务讲解员。凭借丰富的专业知识,他培训出一支素质过硬的讲解队伍。“我们根据访客的年龄和职业‘因人施讲’,希望能将珲春的红色历史清晰地印在游客心中。”刘乃仁说。

  记者在珲春采访时发现,一些民营企业家也加入了珲春“红色宣传员”队伍。2017年,民营企业家夏喜成投资数亿元在珲春兴建了红色文化民俗博物馆,展出了大量他从各地收藏的抗战时期物品。“革命先烈的精神永不能忘,我筹办这个博物馆就是希望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谈及建馆的初衷,夏喜成说。

  随着开发利用的不断深入,珲春红色资源由点成线,由线成面。访客来到珲春,可以选择大荒沟、防川村、红色文化民俗博物馆等多条线路,体验“重走抗联路”等多种形式的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在红色线路的周边,珲春还开发了生态园林、峡谷漂流等生态旅游项目,红色资源与绿色生态资源交相辉映,成为当地发展旅游经济的新着力点。

+1
【纠错】 责任编辑: 韩家慧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深夜巡查确保春运安全
深夜巡查确保春运安全
春节红灯笼小年夜点亮长安街
春节红灯笼小年夜点亮长安街
春运路上的藏族姐妹
春运路上的藏族姐妹
忙碌的临客餐车
忙碌的临客餐车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8061210046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