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战区空军某雷达站官兵在雷达天线前重温“人在阵地在,人在天线转,人在情报通”的雷达兵“兵魂”精神(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新华社南宁2月15日电 题:友谊关雷达兵:守卫祖国天空“南大门”
张汨汨、蔡琳琳、武林垚
“南疆第一关”友谊关附近山顶上,驻守着一批雷达兵。他们用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紧紧守卫着祖国天空的“南大门”。
“雷达兵‘平时就是战时,开机就是打仗’,无论节假日还是工作日,空防预警这根弦一样都要绷紧。”雷达站站长贲克学说。
这个雷达站在空军雷达部队大名鼎鼎。
“人在阵地在,人在天线转,人在情报通”的雷达兵“兵魂”,源头就在友谊关——在30多年前的那次边境作战中,官兵们在枪炮声中始终坚守在雷达屏幕前,在敌人疯狂炮击的27天里及时准确报出527批空中情报。
那个锈迹斑斑、弹痕累累的雷达方舱,至今仍保留在山顶的雷达阵地上——铁皮舱壁上的弹孔有536个,所有官兵都觉得,这536个弹孔比荣誉室里那铺满了一整面墙的奖状奖牌更令人心折。
说来尴尬,谈到当兵入伍的初衷,这里的战士们没有一个是奔着“雷达兵”来的,甚至多数连“雷达兵”这个兵种都没听说过。
上士万俊阳梦想去边防一线部队,“天天挎着枪巡逻”。
上士夏英杰梦想去航空兵部队警卫连,“在机场站岗,保卫战斗机”。
上等兵赖伟冠是看了《士兵突击》才报名参军的,当年一心想当特种兵。
而且训练还很苦,不是流血流汗的苦——一名雷达操纵员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高手能在几分钟内同时跟进数百批空情,要练到这个水平,只能“疯狂加班”。赖伟冠捧着测报纸没日没夜地练,半年之后才刚入门。
“说实话挺枯燥的。”他说,“当兵就要上战场,窝在方舱里算什么?那段时间落差挺大,觉得军旅梦破灭了。”
转变发生在战区空军组织的一次体系对抗演习中。赖伟冠的“师傅”、雷达站上士文学担任红方“一号班”雷达操纵员,赖伟冠观摩了全程。
洞库里挤满了人,所有人都高度紧张。演习场瞬息万变,哪批空情要跟进、哪批要放过、哪批要分派、哪批是假目标……文学端坐显示屏前,运指如飞、口若悬河,干脆利落、快而不乱。
“真是太帅了!”赖伟冠看得眼花缭乱。
那次,他真真切切感受到什么叫“小小操纵员,连着司令员”:“你录的每一个点,都是一手情报,指挥员们做出的每一个决策,都跟你上传的情报紧密相连。”
赖伟冠一下子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之前枯燥的值班和训练“忽然有意思了”。他说:“你看屏幕上一个小小的光点,如果是军机,上面就是战友;如果是客机,上面是一个个鲜活生命;如果是不明空情,有可能就是威胁空防安全、人民利益的危险。总之,绝不能有错情漏情,只要我在岗,我的责任就比天大。”
站里几乎每一名官兵都经历过这种心态上的迷茫与振奋。“有反思、有触动,则动力更足,走得更远。”指导员聂灵杰说,能够在艰苦中坚守,靠的是对自身岗位的价值感和认同感。
“雷达兵虽然不直接发射枪弹,但作为整个作战体系的眼睛,战位关键,责任重大;作为空防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也往往是敌人首先攻击的目标。”贲克学说。
在当年敌军的轰炸中,他们的雷达天线供电电缆支架被炸毁,23岁的油机员张学保冲上去架设线路。突然,又一发炮弹向阵地飞来,张学保用身躯扛起雷达电缆,电缆完好无损,几十片弹片却穿透了他的身躯。
战友们在山坡上为烈士修筑了纪念碑。30多年来,张学保被一茬茬官兵敬称为“保哥”。新兵下连,第一站就是去“保哥”碑前敬礼。每逢连队会餐,官兵们都要给“保哥”也送去一份。今年除夕夜的饺子,就是全站官兵一同捧到纪念碑前的……
如果说,战时的“勇于牺牲”是一种考验,平时的“甘于奉献”则是另一种考验。雷达站山脚下,昔日的战场如今成为中越边境最大的边民互市贸易点、东南亚最大的红木家具半成品市场、中国对东盟最大的水果交易市场。
“要耐得住清贫、守得住寂寞、挡得住‘糖衣炮弹’的攻击。”聂灵杰说,一直以来,虽然雷达站有着出入边卡免检、拉一次货就能得几万元、营区景点设岗收费一年收入十多万元等诱惑,但多年来没有一人触碰“高压线”。
“没入伍的时候,‘牺牲’‘奉献’对我来说太遥远了,然而现在就在我身边。”雷达操纵班班长夏英杰说。
入伍7年,夏英杰7个春节都是在连队度过的。今年的除夕夜,又轮到他值班——那就意味着,当晚不能跟家中亲人视频通话了。
“不过想一想,我在值班,相当于给亲人站岗放哨,也挺幸福的。”夏英杰说。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