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宁夏西海固:老手艺借势“飞出”深巷子
2019-02-19 15:40:11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银川2月19日电(记者张亮、温竞华)虎忠龙踩着小凳子,站在两排一人高的泥塑酒缸中间,用玻璃取酒器舀出半杯蜂蜜黄酒查看成色。晃动中,那澄清的棕黄色液体幽幽地散发出蜂蜜发酵后的酒香。“至少一年陈酿才有这种透亮的色泽。”虎忠龙说。

  这里是虎忠龙的酒厂,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彭阳县的一处企业孵化园区。这个年过半百的酒厂创始人,在35岁前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而现在,他的酒厂年产黄酒300余吨,产品销往全国多地。

  “咱彭阳有手工酿酒的传统,我十几岁时就跟着母亲学酿酒。”虎忠龙说。在虎忠龙的老家,酿酒就像做饭一样,几乎家家都会,但一直都是自酿自用。2004年,陪孩子到邻乡求学的虎忠龙离开了耕种多年的陡坡旱地。为寻找新的收入来源,他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凭借酿酒技术在街边开了家农家乐,卖起了自酿的蜂蜜酒。

  “那时候一间窑洞里几个破缸,雇三四个人,一年也就酿两三吨酒,这样一卖就是10年。”靠着天然的原料和传统的工艺,虎忠龙的蜂蜜酒在顾客间慢慢获得了认可度。

  2014年,得知县城建设了工业园区正在孵化企业,虎忠龙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进驻园区,借助政策扶持,风风火火地办起了酒厂。从作坊到酒厂,机械设备多了,生产规模大了,但不变的是泥缸自然发酵——虎忠龙用质朴的心坚守着老手艺酿酒这最关键的一步。

  “用酒精和蜂蜜勾兑可以把成本和售价压到很低,但现在的消费者更注重品质,这是我们坚持传统酿造‘笨办法’的初衷。”虎忠龙说。

  记者在西海固农村采访发现,得益于老百姓消费理念的转变和消费水平的升级,一批曾被认为是落后工艺的传统加工手段焕发新生,越来越多隐藏在乡村的“老作坊”“古法工艺”农特产品借助电商平台、乡村自驾游走红市场。

  在固原市隆德县李士村,一个闲置的小学院内醋香四溢。2018年,村集体整合200多万元资金在闲置校舍上建起了醋厂、油坊和小杂粮加工厂。“老几辈人传下来的纯粮酿醋手艺让大家吃着放心,现在月产量超过1万公斤,不少人开着车来村里买。”李士村村支书齐永新说。

  为了进一步挖掘乡村老工艺、土产品的脱贫富民商机,宁夏还结合全域旅游推出了乡村旅游“后备箱”计划,鼓励景区周边的贫困村面向自驾车游客销售农副土特产品。越来越多藏在深巷子里的“酒香”“醋香”“油香”随着自驾车的后备箱飘向四方。

  事实证明,市场反馈给了“老手艺”产品公正的评价。“我们的批发价是别人家零售价的两倍,但产品还是走出去了,而且一年比一年强。”虎忠龙说,酒厂去年毛收入超过1000万元,产品远销北上广等发达地区,电商销售量也在稳步上升。

+1
【纠错】 责任编辑: 邱丽芳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火树银花迎元宵
火树银花迎元宵
北京:正月十五雪打灯
北京:正月十五雪打灯
老牛湾雪景
老牛湾雪景
新疆天池:冬季旅游持续增温
新疆天池:冬季旅游持续增温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13261124135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