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语言专家谈“古诗改音”:擅自修改或致认知混乱
2019-02-21 15:34:30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近日,一则“古诗改读音”的新闻引发网友热议,语言专家表示,常用字或者古诗文字音读音修改要以牺牲几代人的语言认知为代价,擅自修改或使公众出现语言认知发生错乱,需要慎之又慎。

图为一名游客正在参观书画展览。中新社记者 陈小愿 摄

  “乡音无改鬓毛衰(shuāi)”、“远上寒山石径斜(xié)”、“一骑(qí)红尘妃子笑”……2月18日,一篇名为《播音员主持人请注意,这些字词的拼音被改了!》一文刷屏,引发舆论热议。

  文章写道:“乡音无改鬓毛衰,‘衰’在诗中本读cuī,教科书上的注音是shuāi;远上寒山石径斜,‘斜’在诗中本读xiá,教科书上的注音是斜xié;一骑红尘妃子笑,‘骑’在诗中本读jì,新版教科书上的注音是骑qí……”

  此外,文章指出,过去在考试中会被判定错误的读音,如今却成为了正确读音。一些多音字也被改成了单音字。对此,不少网友自嘲“我可能读了个假课本”。而这样的修改,网友担心会对欣赏中国古代诗词的美感产生影响,甚至在对古文化理解上产生歧义。

  据新京报报道,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所长张世平表示,《请注意》一文里所列举的读音,有的是道听途说,有的是从现代汉语、新华字典和教材中摘抄,“反映了社会的使用现实,但并不能体现国家语言规范。”

  作为国家标准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简称《审音表》)2016年作出修订,现处于征求意见阶段,最终稿尚未公布。

图为一名老师正在给学生上语文课。黄晓海 摄

  修改文字读音是否会影响古诗词阅读美感?在理解历史上又是否会导致认知偏差?一时间,网友对读音修改产生的影响感到担心。对此,不少专家学者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读音修改是以牺牲几代人的语言认知为代价。”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院长肖永明对中新网记者表示,文字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对于已经习惯了原读音的人来说,突然修改会致使几代人的语言认知发生错乱,让年轻人感到无所适从。

  肖永明认为,读音修改的作用实际上“得不偿失”。他解释称,读音突然修改会导致人们约定俗成的阅读习惯被修改,这会让人们感觉自己知识作废,产生不好的社会影响。即便要做调整,也要把握好这个度,以免让后辈们在阅读上导致认知混乱。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院长赵日新同样不支持文字改音的办法。他对中新网记者表示,改读音会影响到中小学生的教材和教学内容,甚至波及到高考等各类考试,修改与否必须慎重。

  在赵日新看来,文字读音涉及到非常复杂的词格和音变问题,如果擅自将多音字统一成单音自,会让人们很难适应,“例如,要是指(zhí)头、手指(zhǐ)、指(zhī)甲”中的“指”都变成一个读音,会让很多人不习惯。”(杨雨奇)

+1
【纠错】 责任编辑: 邱丽芳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探访转型期的“中国油画第一村”
探访转型期的“中国油画第一村”
工地上的元宵节
工地上的元宵节
雨水至 劳作忙
雨水至 劳作忙
火树银花迎元宵
火树银花迎元宵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13261124146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