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福州3月8日电(记者宓盈婷)福建省长汀县策武镇南坑村地处城郊,全村1100多人,2018年村民人均年收入16800元。而在20多年前,这里是水土流失严重的贫困村。从昔日的贫困村到如今荣获全国文明村、省级生态村等称号,南坑村的蜕变离不开村党支部书记沈腾香。
出生于1965年的沈腾香是长汀县河田镇人,1990年她从乡镇企业离职后,到了丈夫的家乡南坑村。“那时南坑水土流失很严重,一眼望去,山上都是红红的一片,树木、花草很少,听不到虫子叫,更看不到天上飞的鸟。”她说。
“人均年收入才几百元,外村的女孩都不愿意嫁过来。”沈腾香说,“每逢下雨,山上的沙石被冲刷进村里的小溪,堆积起来能有一米多高,一部分村民就靠捞沙、卖沙过日子,一拖拉机沙卖3元钱。”
1993年,在几位乡贤的资助下,南坑村成立凌志扶贫协会,不计利息将肥料、果苗和钱借给村民,鼓励大家开垦荒山种果。当时村里有文化的女性不多,拥有高中学历的沈腾香主动请缨加入协会,负责宣传动员、拟定合同、监督钱款使用等工作。
“这份工作没有任何酬劳,所以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干,但我认定南坑就是我的家,我有义务和责任让这个家变得更好。”沈腾香说,“起初村民积极性不高,觉得光秃秃的山头种不出东西。我白天打工、带孩子,晚上挨家挨户去做村民的思想工作,经常忙到夜里十一二点。”
这样的日子,沈腾香坚持了三年。1996年,沈腾香正式加入党组织。为了更好地带动村民,她和其他党员干部一起,带头开发荒山,种植油奈。眼看油奈卖到3元钱一斤,不少村民加入了种植行列。
不计得失、踏实做事的沈腾香渐渐获得村民们的信任和认可。1997年4月,她当选为南坑村党支部书记。
一上任,沈腾香就定下了三个目标:修路、改善生态、脱贫致富。
当时全村只有一条2米多宽的土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坑坑洼洼。沈腾香扛起铁锹,卷起裤腿,跟村民们一起投工投劳,大伙儿花了半年时间把道路拓宽至4.5米,并浇注成了水泥路。
沈腾香说,南坑村贫穷在“山”,希望也在“山”。要脱贫致富,首先要治理水土流失,改变穷山恶水。上任后不久,她组织全村党员和种养能手到外地学习取经。“在外考察时,我们得知种植银杏可以治理水土流失,想试一试。”回来后,沈腾香组织干部、党员开展讨论,结合南坑村实际,提出实施“猪—沼—果”生态种养模式。
群众看党员,党员看支部。作为村党支部书记,沈腾香带头开发种果10多亩,养母猪5头。当时种果不容易,每个果穴要挖一米见方,因为地瘦,要下6担农家肥。“那段时间一下子瘦了好几斤,但我想事情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好。”
在沈腾香和其他党员干部的带动下,村民种养热情高涨。1999年,村里引进厦门的一家银杏制品企业,通过山地流转,租赁村民山场2300多亩。此外,通过“公司+农户”的方式,带动村民种植银杏2000多亩。
“村民既可以去企业的种植基地工作,领取工资,还可以自己种植银杏,由企业包销,收入按比例返还。”沈腾香说,目前全村种果面积7000多亩,主要种有银杏、油奈、桃、李等。
昔日的“光头山”如今成为绿油油、金灿灿的花果山。近年来,沈腾香带领村民发展林下种植、现代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建立了百合基地、大棚蔬菜基地、草莓采摘园等,建成民宿20余间。2017年,南坑村接待游客数量超过20万人次,成为乡村旅游示范村。
“我们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发展生态产业,让群众不砍树也能致富,将南坑村打造成能留住记忆、留住乡愁的生态村。”沈腾香说。
为助力脱贫攻坚,沈腾香引导党员带头干,把村里的公益岗位安排给贫困户;带领村民学着干,积极动员贫困户参加各类技能培训,提升养殖、种植等专业技能。目前,全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15户49人已全部脱贫。
1997年至今,沈腾香在村党支部书记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22年,先后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省劳模等称号。面对荣誉,她谦虚地说:“南坑村的变化靠的是集体的力量。”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