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15秒短视频刷了一个又一个 是好嗨哟还是空虚寂寞冷
2019-03-22 07:36:31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刷15秒容易 看本书太难

  沉迷短视频让你愈发“空虚寂寞冷”

  当搞怪叫喊的“好嗨哟!”声音通过手机传进万千青年的耳朵里,短视频类手机App的用户量随着歌词中“人生已经到达了巅峰”冲上了顶峰。

  经历了2016年以前的开发布局后,短视频App的用户和流量在2017年快速增长,2018年迎来了全面爆发。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注意到,目前市场上已有超过百款短视频App可供下载,今日头条、腾讯、百度、新浪等互联网巨头往往是这些“网红应用”的幕后投资人,强大的资金投入和流量推广,让许多年轻人成了“刷屏一族”。

  问题随之而来——每天动辄用两三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沉浸在短视频界面里,正在让许多年轻人悄悄跌进沉迷的“泥潭”,有的生活、学习受到影响,有的甚至难以自拔。

  “爽”并荒度着的时光

  大三学生梓潼每天最关心的事就是手机的电量是否充足,从睁开眼的那一刻起,手机和身体仿佛融为一体,电量不足这件事万万不能发生在自己身上。

  梓潼2018年3月开学后喜欢上了刷(指频繁浏览)“抖音”短视频,日渐迷恋,下半年升到大三,课程不多,也不能离开学校,她每天有大把的时间窝在寝室里“刷刷刷”。

  梓潼喜欢看搞笑和美食博主推送的内容,让自己特别轻松,还能了解城市的大街小巷有哪些好吃的,有时还会看看“吃鸡”游戏的短视频,给自己增加“实战经验”。

  “只要没事就会刷。”梓潼说,如果一天没课的话,可以从早上醒来就一直刷到中午,吃完中午饭再继续刷。她感觉没课时看一天手机也不算什么,反而“很爽”,“每次刷到不想再刷的时候总感觉内心很愉悦,但大脑很空虚,什么也记不住。”

  梓潼形容自己现在的大学生活是“爽并荒度着”。在梓潼身边,和她有同样刷短视频爱好的同学并不在少数,许多同学都是在消磨课余时光的过程中接触了短视频,渐渐产生依赖,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学不都是这样过的吗?”梓潼反问。

  夏晚喜欢上刷短视频是因为感觉“孤独”,她有一个异地恋的男朋友,在老家的县城工作,两人很少见面,她常常希望男朋友能到自己所在的省城工作,但男朋友迟迟没有行动,两人经常为此吵架。

  刷短视频是夏晚缓解情绪的一种方式,有时一刷就是一整天,经常对着同一个短视频平台“刷到想吐”,到了第二天依旧忍不住打开继续刷,“一是看搞笑的视频会慢慢不生气,二是打发没人陪伴时无聊的时光”,男朋友也没什么安慰她的好办法,经常对她说,“无聊就刷短视频,没流量我就给你充。”

  从最初的新奇、好玩,到现在感觉自己更寂寞,甚至厌恶每一段10来秒的视频内容,夏晚觉得,自己并不开心,但只能找到这种无聊的方式来缓解自己更无聊的生活。

  卸载了又下载,怕跟不上潮流

  莎莎一度把自己常用的短视频App都卸载了。去年年初开始迷恋上刷短视频的她,渐渐意识到自己沉迷其中浪费了太多的时间。

  那时,炫酷的片段、奇特的效果、高颜值的小哥哥小姐姐都是吸引莎莎的重要因素,“几乎每天都要刷四五个小时。” 莎莎说,时间消耗了,但笑过、炫过之后并没什么收获,反而自己“拔不出来”。

  然而,一次聚会时朋友的妹妹唱了一首短视频App上特别红的歌曲,莎莎完全没听过,而身边很多朋友都会唱。莎莎有些心慌了,她感觉自己和玩短视频的朋友之间产生了“代沟”,接不上朋友的“梗”让她难受。

  为了“跟上潮流”,莎莎再次下载了几个短视频App。“短视频是潮流指向标,朋友都说短视频用语,我不知道,就会觉得自己很土。”

  为了防止莎莎再次沉迷其中,男朋友借着最近备考一项资格证考试的机会,在学习时没收她手机。莎莎现在刷短视频的时间减少了很多,一方面是有人管着,此外她也意识到流行时尚并非不可接触,需要有序有度,毕竟前途为重。

  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新闻系教师王橙澄分析,手机短视频突出细节、放大特色、互动性强,能给人们带来密集的短期快乐,非常适合移动传播,走红是一个必然趋势,不可能视而不见。

  她认为,不能把短视频App看成洪水猛兽,这种新传播方式有其积极的进步意义,对于年轻人来说,适可而止使用是个很好地工具,需要解决的是沉迷其中的问题。

  刷15秒容易,看本书太难

  “刷视频谁还去看书?”莎莎回忆,自己还是一年多之前读了《活着》和《我们仨》两本书,直到最近备考才重新回到书桌前。

  即将大学毕业的陈欣曾经试过用短视频App辅助考计算机二级,她发现一些博主会专门制作视频讲解Word或者Excel技巧,但看到考试题后还是觉得根据教材讲解学习更有效,看短视频静不下心学习。

  过去喜欢看书的陈欣还发现,自己最近拿起好几本书都是读到一半就停止了。“因为静不下心来读。”陈欣说,总是想去摸摸手机,很难完整地看完一本书。

  王橙澄认为陈欣的问题在于,长时间习惯了碎片化的、迅速的信息接收方式,难以进行更深层的、逻辑性更强的思考,也难以沉下心来在深阅读中获得持久的快乐。

  刷一段15秒左右的短视频容易,看一本书往往坚持不下去,是当下很多年轻人的共同感受。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黄丽娜提醒说,一个群体严肃阅读的不足或缺失,将直接导致这个群体认知停留在很肤浅的水平。

  黄丽娜长期关注手机短视频对青少年的影响,她发现现在一旦发生某个事件,很多青少年会依赖于碎片化的信息,加上他人的一些评价,就得出自己的结论,感觉自己对这些事情都很了解了,但实际上缺乏建立在严肃阅读、学习之上的知识体系,自然难以构成对社会的系统认识。

  黄丽娜打了个比喻,知识体系的构成就像一个金字塔,最底层的知识体系,是依靠一些道听途说、民间传闻得来的;向上一层是依赖一些媒体,包括现在的社交媒体、短视频等等;媒体之上一层应该是严肃化的阅读和学习;再向上是进行一些系统化的研究,通过所学知识对事物进行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

  “如果大量的时间都在刷视频上,肯定对你构建知识体系有巨大的影响。”黄丽娜说。

  爬出沉迷陷阱需多方努力

  现实中的情况是,许多人知道沉迷其中的危害,但拿起手机刷短视频成了每天的习惯,刹不住车,几个小时转眼就过去。

  一种研究认为,用手机上瘾,问题并不出在人缺乏意志力上,而是因为在类似短视频App等应用的背后,有很多人在努力工作,目的就是“破坏你的自律”。

  黄丽娜用抖音App举了个例子,她分析抖音采用的是沉浸式信息流呈现形式,使大家深度地沉浸在里面,“人们拿着它怎么刷也不可能刷完,使用的时候一直就沉溺在里面,永远没有一个尽头。” 与之相比较,微信朋友圈就是一种有尽头的呈现样态,“看到那条朋友圈日期是昨天的,可能我就不会再看了。”

  “传统的电视媒体作为中介把新闻呈现出来,手机短视频中多是和我们生活很接近的人传播自己的事。”黄丽娜说, 这会让屏幕前的年轻人和屏幕中的博主建立一种“准社会关系”,虽然两者没有直接进行沟通,“但很多时候你认可她,你觉得她就像女朋友一样,一旦建立这种关系的话,其实就形成了一种很稳定的用户黏性。”

  黄丽娜同时认为,做互联网产品最大限度地吸引用户、增加黏性无可厚非,能够让用户沉迷是产品设计者的成功,对于用户来说需要正确认识这是一个什么工具,作为新媒体背后的互联网企业来说,需要在获得商业利益的同时思考必要的社会责任。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注意到,包括抖音在内的一些短视频App已经上线了防沉迷系统。有的短视频App会记录用户的使用时长,到达特定的时间后自动弹出提醒窗口,如果需要继续使用,则必须再次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有的按照用户的年龄划分可以使用的时长和范围,未成年人需要在监护人的监督下使用;也有许多并没有考虑防用户沉迷的措施。

  为什么有了措施,依然难以防沉迷?黄丽娜分析,一方面是防沉迷的措施还需要优化,另一方面是青少年用户需要丰富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减少“无聊”的时间。

  “比如请一个青少年喜欢的明星作为防沉迷的代言人,弹窗的时候以明星提醒的口吻告诫是否效果好一点?”黄丽娜说,青少年也可以结成小组,互相监督设定严肃阅读的目标,沉下心来共同进步。(除两位老师外,文中人物皆为化名 记者 白皓 实习生 程丹)

+1
【纠错】 责任编辑: 邱丽芳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桃花故里”赏桃花
“桃花故里”赏桃花
“巴基斯坦日”阅兵彩排
“巴基斯坦日”阅兵彩排
春分赏樱
春分赏樱
樱花漫山,一份14年的等待
樱花漫山,一份14年的等待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13261124266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