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拉萨4月2日电 题:亲历者讲述西藏发展中的“祖国力量”
新华社记者 王学涛、春拉
迎着茫茫春雪,王荃荃从拉萨市曲水县拉林铁路基地来到山南市贡嘎县施工现场,仔细检查完各项工作后,拍摄下了工人们铺架的瞬间。
这样的检查,他两三天重复一次。王荃荃是中铁十一局拉林铁路工程指挥部指挥长,他的团队主要负责铺轨工作。
拉林铁路是西藏第一条电气化铁路,起自拉萨市,止于林芝市,运营长度超过435公里,是川藏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44岁的王荃荃是西藏铁路的建设者和见证者。早在15年前,他就参与修建了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段占全线85%左右,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大部分地区空气含氧量只有内地的50%至60%。
当时29岁的王荃荃主动请缨,投身于青藏铁路建设项目,成长为中铁十一局集团三公司青藏铁路铺架项目部第四任党委书记。“青藏铁路更有挑战和意义,这个工程太伟大了。”王荃荃说。
虽然他曾因高原反应两次被送往医院,但艰苦的环境并没有阻碍他带领团队创造一个个奇迹。他们不仅用汽车将用于施工运输的火车“背”上了西藏,还创造了日铺轨8.1公里的高原铺轨纪录。
提及往事,王荃荃眼中含泪。当年无论是千余名工人的人身安全,还是工程安全,都让他感到沉甸甸的责任。“‘天路’修通时,压力一下子释放,我当场就哭了。”
2018年5月,王荃荃再次进藏,挑起了拉林铁路铺轨工程的重担。他说:“川藏铁路修完后就圆满了。”
目前,西藏已基本形成以公路、铁路、航空为主体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截至2018年底,全区所有县通公路;2006年青藏铁路通车,2014年建成拉萨到日喀则铁路;现在西藏已有通航机场5个,开通国内国际航线92条。
交通的日新月异只是西藏民主改革后跨越式发展的一个缩影。60年辉煌成就离不开中央政府的关怀、全国人民的援助以及西藏各族人民的勤劳奋斗。
以中央对西藏的财政支持为例,1980年至2018年中央向西藏的财政补助累计达12377.3亿元,占西藏地方财政总支出的91%。
在教育岗位默默奉献了28年的藏语教师普珍,同样也见证了西藏教育事业的发展壮大。
她所在的拉萨市第一小学,创建于解放初期。60余年,学校由几间简易平房,发展为占地2万余平方米的楼房;办学规模由初期的400余名学生发展到2499名学生;教职工由当初的40人发展到今天的168人。
“最初是手写教案,现在有了电子课件;以前学校开7门课,一个老师教好几门,现在开10余门课,每门课程都有专职老师。”普珍说。
内地西藏班和教育援藏,不仅为西藏培养了大批人才,也提升了自治区的教育教学水平。普珍教过的3批毕业生已学成归来。她说,孩子们到内地读书,不仅增长知识,还开阔了视野,返回家乡后,在各行各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2017年拉萨市第一小学迎来6名北京援藏教师。援藏教师寒假时邀请拉萨市第一小学的教师们到北京参观学习;暑假时,又把北京的优秀教师请到拉萨开讲座、交流经验,加强了学校与内地的交流合作。
作为西藏现代教育的先行者,20余年来拉萨市第一小学一直坚持藏、汉、英三语教学。“藏、汉语是必学课,而英语能为孩子们打开另一扇窗。”普珍说,她常跟学生讲只有多学知识,才能改变命运,才能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
在旧西藏,接受教育的绝大多数是贵族子弟,占总人口95%的农奴没有受教育的权利。目前,西藏已全面落实15年义务教育免费“三包”(包吃、包住、包基本学习费用)政策。截至2018年,西藏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0.52%。
对于那些路不通、没学上的深度贫困地区,政府则采取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帮助百姓挪穷窝、拔穷根。目前,西藏贫困人口已降至15万人,有望尽快全部脱贫。
30岁的多吉玖美,原是昌都市贡觉县雄松乡夏亚村人。2018年11月,当地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多吉玖美一家5口搬到了拉萨市曲水县才纳乡四季吉祥村。他们住在政府免费提供的两层藏式民居里,妻子找了一份保洁工作,每月挣3600元,两个孩子也在家门口上了幼儿园。
“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党给的,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好。”多吉玖美说,搬到新村后,政府还给他家分了6亩地,让他心里非常踏实。目前,他正在办理盖房、种树的资质,希望将来带领搬迁户们共同致富。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