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基层干部新困惑:群众为何有获得却无感?
2019-04-10 11:52:33 来源: 半月谈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导读

  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当前某些地方的扶贫工作陷入“效果悖论”:扶贫工作没少花力气做,群众也有获得,可就是没感觉,更不会感恩。扶贫干部说,“效果悖论”易挫伤扶贫积极性。

  “惠民措施一条接一条,产业发展起来了,‘兜底’建立起来了,整体收入越来越高了,乡村环境也越来越美了,可群众获得感就是不强,这让不少扶贫干部感到困惑。”西部一名县委领导坦言。


  “我们很努力,群众却无感”

  “在脱贫攻坚过程中,部分群众存在有获得却无感现象。”三峡库区某县县委书记对半月谈记者说,“我们专门梳理了全县的惠民政策,一共102条,包括产业政策、救助政策、帮扶政策等,可群众获得感并不强。”

  这位县委书记说,他曾多次到村里与一些村民交流。

  “你问他对政府满意不满意,他说不满意;你问他原因,他说没关系就什么都享受不到。实际上,他没有通过关系,也吃到了低保,得到了各种帮扶。”

  半月谈记者近日在秦巴山区、武陵山区调研时看到,当地脱贫攻坚持续发力,让群众生活发生巨变。秦巴山区某村,2年前在村干部带领下,依托村集体经济发展生态果树种植,解决了贫困户就业问题,群众收入翻了番。村集体经济每年提取的公益金也用在维修道路、管网等方面。可仍有群众不满意:“村里变好了,村民也得到一些实惠,但村干部得到的更多。”

  “有获得却无感现象在基层较普遍。”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周尚君多年深入贫困乡村进行访谈式调研,在同干部群众交流中,发现这一问题很突出。

  “有一次,我在西部某村陪一村民走路聊天,他一路上抱怨不停。一会儿说政府把村路修窄了,错车很困难;一会儿又说村里水管短了,没直接通到自己家里……实际上,该村民现在村上引进的一家企业里打工,收入从过去1万多元涨到5万多元。”周尚君说。

  “我们很努力,群众却无感。”秦巴山区一名扶贫干部说,“为了实现脱贫摘帽,一些干部在农村一干就是几年,工作非常辛苦,有时却得不到群众理解,工作积极性很受打击。”

  群众无感谁之过?

  “不少地方脱贫攻坚都聚焦发展产业,但群众最不满意的集中在公共服务上。”周尚君认为,造成基层群众无感的最主要原因是公共服务缺失。

  周尚君说,尽管近年来国家投入大量资金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如修建道路、改造电网、改善环境等,但比起在产业发展方面的投入,相对要少。

  半月谈记者在长江上游某乡采访时发现,部分群众因公共服务缺失,获得感打了折扣。当地一名果树种植大户说,村里的水管铺好后,3年都没有来水,也没有人管,后来他给乡长写了信,事情才得以解决。“基层干部不给老百姓办事,老百姓怎么会满意?”

  “群众无感,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政策不透明,群众认为优惠政策在落实中有‘猫腻’,总认为别人得到的更多。”一位县委书记说。

  这位县委书记认为,一些乡村的治理比较粗放,群众普遍关心的信息公示制度也执行得不好,导致群众心存疑惑,最终导致虽有获得但无感。“一些村里的财务公开制度形同虚设,群众看不懂,自然就无法信任。”

  此外,一些扶贫干部认为,个别贫困户“等靠要”思想形成的负面效应也不容忽视。一位扶贫干部说,某些贫困户本来能够劳动脱贫,却整天躺在家里睡大觉,靠政府补贴过日子,认为自己脱不了贫,扶贫干部就交不了差。

  多管齐下增强群众获得感

  受访的基层扶贫干部和专家说,长期以来,脱贫攻坚主要任务是提高产业,增加收入。实际上,经济收入提高并不与满意度提升正相关,真正提升群众获得感,应综合施策:改善公共服务,加大扶志力度,提升治理水平。

  “当前脱贫攻坚的重心,要逐步从产业发展向公共服务转移。”周尚君认为,农村地区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欠账较多,而它们直接影响群众的获得感,需要在这些方面加大投入力度。

  同时,要将精神扶贫放在重要地位,消除群众精神“穷根”。半月谈记者在秦巴山区的云阳县看到,该县通过树立正面典型、分享励志故事、评选文明家庭等形式,传递自力更生精神,涌现出一批脱贫榜样,形成带动效应,大大挤压了“等靠要”思想的空间。

  改善基层治理,有助于提升群众满意度。重庆市奉节县自2017年开始,全面探索推广“四访”“四议”,提升了基层治理水平和政策透明度,从而提高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度,群众获得感明显提升。(记者:韩振)

+1
【纠错】 责任编辑: 邱丽芳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广西柳州:繁花绿叶春正浓
广西柳州:繁花绿叶春正浓
长城春雪美如画
长城春雪美如画
气温“跳水” 风雨来袭
气温“跳水” 风雨来袭
贵阳:“天空之镜”引客来
贵阳:“天空之镜”引客来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13261124348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