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成受访者直言老人不能为子女放弃自己生活
63.1%受访者担心“陪伴式啃老”会导致子女缺乏奋斗动力
最近,“陪伴式啃老”一词引起了很多关注。与以往人们对“啃老”现象的普遍认知不同,“陪伴式啃老”的概念将一些守在父母身边的子女依赖老人生活的问题凸显出来。“陪伴式啃老”会带来什么?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2002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3.1%的受访者认为“陪伴式啃老”会使子女习惯依赖父母,缺少奋斗动力。在父母为子女付出的度方面,63.8%的受访者认为对于成年子女,父母不能过度以子女为中心而放弃自己的生活。
“很多时候,中国的父母被子女无度索取也不觉得有问题,如果任由这种现象存在,一些年轻人会觉得‘啃老’好像也没啥错,影响社会风气,受苦的还是老人。”家住辽宁沈阳的杨嘉嘉(化名)对记者说,如果父母攒的钱都给孩子花了,他们自己就会生活拮据,舍不得吃,舍不得喝,营养缺乏,身体会变差。
85后北京市民张成(化名)认为,子女平时为父母跑腿办事、哄老人开心,这样的情况下,如果父母是自愿为子女花钱,就不算“啃老”,“但如果父母生活水平因此下降,甚至因此承担过重压力,或者子女向父母索要钱财,让老人不开心,就算是‘啃老’了。”张成认为,子女应做到经济独立。“我父母给我钱我就从不接受,我会定期给他们钱养老。很多中国父母习惯一切围绕孩子转,即使孩子成家立业了也还是如此,付出和牺牲很多”。
“陪伴式啃老”现象带来了哪些问题?调查中,63.1%的受访者认为“陪伴式啃老”会使子女习惯依赖父母,缺少奋斗动力,61.6%的受访者认为这会增加父母和子女、子女之间的矛盾,55.4%的受访者认为这会降低父母生活水平,导致他们“穷养自己,富养儿女”。
“都说‘三十而立’,如果到了30岁还不能照顾好自己,也不能独立承担自己的生活开支,还得老人贴补,这就是‘啃老’,肯定不对。”杨嘉嘉说。
杨卿认为,子女在经济上应努力实现独立。“我常跟儿子说,你要知道打拼,但也别有太大压力。作为父母,我们永远都会支持孩子,做孩子的后盾,希望孩子能过好自己的日子”。
在生活中,父母怎样把握为子女付出的度?调查中,63.8%的受访者认为对于成年子女,父母不能过度以子女为中心而放弃自己的生活,54.8%的受访者认为要注意不要影响父母自己的生活质量。
天津市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张宝义认为,从心理上看,老年人对子女的关注和爱护都是无私的,同样老年人也非常希望子女的陪伴。父母与子女间健康的相互付出应该是老人养育子女,子女长大后照顾老人,双方对对方的义务都不是无限的,而是有限的。“代际之间在相互付出上保持平衡是有好处的,要限制代际之间义务的无限制扩张”。
关于老人对子女付出的度,张宝义认为,从老年人的经济实力上来划定比较合理,“老年人不能子女要什么就都给什么,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来决定”。他还表示,老人不应因为想获得更多安全感就把子女拴在身边,这会让子女产生被迫式的“陪伴式啃老”行为。子女也应该认识到,自己照顾老人是天经地义的,但是也要让自己有发展空间,双方都要摆正心态。(记者 杜园春)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