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新疆乌兰旦达盖沙漠:沙海变桑田 固沙又脱贫
2019-04-15 19:41:10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乌鲁木齐4月15日电(记者杜刚、刘兵)4月中旬,天山北坡迎来春天迟到的脚步,乌兰旦达盖沙漠中成片的蛋白桑林开始吐露新绿。桑林的主人刘吉发和工人们忙着给桑树剪枝松土。对于他们来说,这片蛋白桑林不仅是守护沙漠周边农田和家园的绿色屏障,还是实现脱贫增收的“摇钱树”。

  乌兰旦达盖沙漠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南边缘的精河县境内,尽管面积只有20万亩,但由于南靠天山、北临阿拉山口大风口,每到大风起时,漫天黄沙给当地生态和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作为新疆防沙治沙重点县之一,2013年精河县积极探索乌兰旦达盖沙漠治理方式,引进了蛋白桑种植项目。据当地林业部门介绍,蛋白桑是我国科研人员近年来通过人工选择与杂交育种培育出的抗逆性品种桑,耐旱、耐寒,具备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水源涵养等生态功能。

  但实践的道路走得并不容易。乌兰旦达盖沙漠蛋白桑种植项目负责人刘吉发说:“刚开始种的时候太难了,沙尘暴经常突然袭来,能见度不到10米,不但把树苗连根拔起,还吹走了我们的帐篷,饭盒里、水杯里都是沙子。”

  如今,走在乌兰旦达盖沙漠的桑林里,依然能感受到沙漠植桑的艰辛:已生长6年的桑树也只比成年人高一点,树干还不足手腕粗。但这已令刘吉发兴奋不已:“我们采用滴灌技术,6年时间培育成活了2万亩蛋白桑林,面积已相当于乌兰旦达盖沙漠的十分之一。”

  树小却不影响产出。蛋白桑的桑叶每年可采摘12次以上,1亩桑林所产鲜叶能加工成10公斤桑叶保健茶,2万亩蛋白桑林年产值达上千万元。为增加产品附加值,刘吉发还延伸产业链,生产出桑碱片、桑葚酵素等保健产品,行销国内各大城市。

  “一个好汉三个帮。”刘吉发的治沙事业离不开周边老百姓的支持。精河县八家户农场牧业一队牧民阿力·卡马力,2015年来到乌兰旦达盖蛋白桑种植基地打工后,就再也不想回去了。“我家就在沙漠边上,种桑治沙比放羊更有意义,我现在每个月有3000元收入,全家都脱贫了。”

  目前,蛋白桑种植基地已吸纳附近30多名农牧民稳定就业。每到夏秋桑叶、桑葚采摘期,基地还招收近200名富余劳动力从事采摘工作。

  乌兰旦达盖沙漠边缘的葡萄种植大户李德海也是桑林的受益者。他说:“桑林挡住了风沙,我的葡萄粒大饱满又高产,今年还要扩大种植规模。”

  随着桑叶保健品市场行情看涨,刘吉发表示,今后将继续扩大蛋白桑在乌兰旦达盖沙漠的种植面积,研发桑葚果汁、花青素、桑黄菌、桑饲料等深加工产品,启动沙漠桑林旅游项目,带动当地更多群众通过就业实现稳脱贫、促增收。

+1
【纠错】 责任编辑: 黄浩
相关新闻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特色农业 别样春管
特色农业 别样春管
航空工业试飞中心功勋园对外开放
航空工业试飞中心功勋园对外开放
春满肇兴侗寨
春满肇兴侗寨
大山深处 郁金香开
大山深处 郁金香开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21151124370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