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邢宝明夫妻:同走扶贫支教路,共圆教书育才梦
2019-05-16 09:16:36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太原5月16日电 题:邢宝明夫妻:同走扶贫支教路,共圆教书育才梦

  新华社记者魏飚

  邢宝明和王英,两位人民教师,一对恩爱夫妻。两人大学毕业后,一直扎根吕梁山区的贫困县,从事教育工作。15年来,邢宝明带过的学生考上大学的超过1000人。“知识改变命运,让更多孩子考上大学是我和妻子的目标。”邢宝明说。

  “清华梦,北大梦,我的梦!”这是山西吕梁临县一中教师邢宝明的微信签名。他说,自己学生能考上清华、北大,是他当老师最大的梦想。

  这个梦想已经实现。2018年,邢宝明所带的毕业班,全班66人参加高考,二本达线65人,一本达线50人,其中还有两名学生分别被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录取。这是临县一中自1952年建校以来,取得的最好高考成绩。

  这样的成绩要归功于邢宝明和妻子王英最初的决定——扶贫支教。

  邢宝明和王英是大学同学,也是恋人。2004年从山西大学毕业后,两个23岁的年轻人,主动到国家级贫困县临县支教。

  “扶贫支教”的想法是王英最先提出来的。大学四年级时,她看到了一份扶贫支教的通知,于是决定报名参加。王英说:“当时觉得教育能改变孩子的一生,所以想尽自己的一份力。”

  邢宝明则放弃了在太原一家科研机构工作的机会,和王英一起去吕梁山区支教。

  2004年6月,邢宝明第一次去吕梁山时,从太原到临县的高速还没通车,大巴在高低不平的土路上颠簸,整整走了12个小时。他坐的大巴还半路翻了车,全车伤了十几个人,他的胳膊、手臂也被碰破。

  “真想回去,不支教了。”邢宝明打电话把想法告诉了王英。不过,王英一个劲儿地鼓励说:“不艰苦还能叫支教?临县教育系统的一个明星即将闪亮登场呢!”

  邢宝明回忆说,如果当时没有王英的坚持和鼓励,他或许真就放弃了。

  王英的老家在晋中市左权县,邢宝明的老家在大同市广灵县,相距临县都有三四百公里。来到临县后两人很不适应当地生活。

  “记得那时候最怕放假,放假了整个楼道就剩我们两个人,没有电视,也没有电脑,心情很不好。”邢宝明说。2006年,邢宝明和王英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学校的单身宿舍就是他们的家。

  尽管条件艰苦,可当5年支教服务期满的时候,邢宝明和王英却舍不得离开了。邢宝明说,舍不得渴望求知的学生,贫困山区教育确实还比较落后,孩子们需要我们继续留下。当时,邢宝明还担任了重点班的班主任。“当时学校把最好的班交给了我,让我组建了最好的团队,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信任。”邢宝明说,“我不能走!”王英很支持丈夫的想法。他们决定在这里扎下去。

  后来,邢宝明不仅做班主任,还在学校担任年级主任,每天清晨六点到校,晚上十点以后才能回家。为了照顾年幼的孩子和家庭,王英放弃了当班主任,把更多的精力倾注到家庭中。

  每一届带高考毕业班的时候,临近高考,邢宝明晚上经常因紧张睡不着。王英知道,自己要尽力解除丈夫的后顾之忧。尽管也有繁重的教学任务,她还是把家务全部承担下来。去年冬天,邢宝明父亲生病住院,也是王英跑前跑后。

  邢宝明说,他从来没有操心过家里的事情,正是因为有一个通情达理的妻子,有了和睦美满的家庭,他才能安心从事教育工作。今年,妻子承担着高三年级的教学任务,只要有空,邢宝明就帮着妻子做家务,还和妻子分享教学经验。

  结婚十多年,邢宝明和王英几乎没有红过脸,夫妻两人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教书育人,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和宽容善良,建立和维护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这对恩爱夫妻告诉记者,他们会扎根吕梁山区,做好教学工作,让更多孩子考上理想的大学。

+1
【纠错】 责任编辑: 刘阳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福建莆田木兰陂
福建莆田木兰陂
南宁:南湖岸边花飘香
南宁:南湖岸边花飘香
亚洲文化嘉年华在京举行
亚洲文化嘉年华在京举行
山东济南:初夏泉城美如画
山东济南:初夏泉城美如画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869112450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