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一场无声的毕业答辩
2019-06-05 16:30:50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哈尔滨6月5日电 题:一场无声的毕业答辩

  新华社记者杨思琪

  24岁的潘琦站在毕业答辩台上,落落大方,满脸笑意。一眼看去,人们可能想不到她是一名听障学生。

  潘琦从小失去了听力。2015年,通过自主招考,她从吉林长春来到黑龙江省唯一一所招收听障本科生的高校——绥化学院免费就读,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进入6月,潘琦和26名同伴迎来毕业答辩,成为这所学校首届听障本科毕业生。

  随着屏幕上一张张PPT播放,潘琦打着熟练的手语“介绍”自己的毕业设计。她运用图像软件设计多款购物袋,将青山绿水、轨道交通、城市建筑等图形有机融合,并选用棉麻、牛皮纸等材质制作,突出环保理念,减少塑料污染。

  鼠标点击声、论文翻页声、写字沙沙声……成为这场答辩的“伴奏”,整个教室里静悄悄。老师用手语问,学生用手语答,秩序井然。

  答辩结束,潘琦的毕业设计获得了“优秀”。答辩组的五位老师高举双手,放在耳边不停摇晃,向她表示“祝贺”;潘琦则将双手半握成拳,两个大拇指不停地“上下点头”,“说”着“谢谢”……

  担任此次答辩组组长的绥化学院特殊教育学院副院长尚晓丽说,面对答辩,这些孩子比一般孩子更容易紧张,再加上手语和口语的语序不一样,他们的表达经常“忙中出错”,需要结合前后语境才能读懂他们的意思。普通学生答辩通常在10-15分钟,而听障学生需要15-20分钟,甚至更长时间。

  “为了更加方便老师理解,答辩组一般会包含学生自己的指导教师,但这名老师只负责辅助记录,不提问,也不打分。”尚晓丽说。

  绥化学院党委书记冉庆国坦言,特殊教育学校数量有限,一般听障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很少读到大学。自2015年起,绥化学院面向全国多个省份招收听障本科生,覆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设计、电子商务三个专业。如今,学校已累计招收235名听障本科生,为他们提供更多受教育的机会。

  毕业季结束后,潘琦将返回家乡,到长春一家公司从事平面设计工作,继续发挥专业所学。对她来说,通过大学四年生活,她不仅获得了满满的知识和技能,还变得更加阳光、自信,为自己开启了一段崭新的美丽人生。

+1
【纠错】 责任编辑: 徐宙超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脚踏实地迎高考
脚踏实地迎高考
“中国最美小鸟”现身大别山
“中国最美小鸟”现身大别山
芦爱玲:匠心传艺的“香包奶奶”
芦爱玲:匠心传艺的“香包奶奶”
生态中国·灵秀姑苏醉江南
生态中国·灵秀姑苏醉江南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661124587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