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兼职巡河保洁员史得祥在沙塘川河边捡拾垃圾。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新华社西宁6月19日电 青海互助:送走污水,迎来碧波
新华社记者孙少龙、央秀达珍
“以前毛斯湖臭气熏天,生活垃圾遍地,谁能想到今天能变成这个样子,简直就是我们互助的‘小江南’!”49岁的阿大爷不由得感慨道。
18日下午,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牵头的“中华环保世纪行”采访组走进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实地了解当地河流生态修复情况。
互助是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因土族女性服饰艳丽多彩、独具特色,这里又被称为“彩虹的故乡”。但即使是这样一座美丽的小城,曾经在生态问题上也有自己的“难言之隐”。
6月18日,当地居民在毛斯湖旁的步道上散步。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毛斯湖湖体面积约6万平方米,是互助县新旧城区的分界线。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地人都管它叫“毛斯沟”。这条“臭水沟”接纳了原互助县化工企业常年排放的污水,整日散发的臭气加上日益增多的生活垃圾,一度让附近的居民对“毛斯沟”敬而远之。
为改善该区域内的生态环境,2017年,互助县投资7000余万元,实施了毛斯湖生态保护与利用工程项目:一方面排污清淤,加强对上游水源和周边环境的监控和管制,从源头上杜绝污水和垃圾;另一方面,通过扩充、连贯湖体以及种植暴马丁香、青扦等植被,提升整个湖区的整体形象。
经过两年的努力,如今的毛斯湖,已然是“大变样”。放眼望去,绿色的湖水、红色的步道、各色的植被汇聚起来,如同一条彩带在互助县城内蜿蜒流动。
6月18日拍摄的毛斯湖。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湟水河是黄河上游重要支流,该流域内集中着青海省近三分之二的人口,被称为“青海的母亲河”。互助县内多条河流都注入湟水河,这些河流的水质将直接影响到黄河的水质。
青海省人大代表孔小玉介绍,养殖业是互助县的重要产业,县内湟水河流域就有32家畜禽养殖场。为保护河流水质,2017年,互助县境内湟水河支流沙塘川河两岸400米范围内全部划为禁养区,32家养殖场以搬迁、转产等形式进行整改。
6月18日拍摄的沙塘川河。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以沙塘川河两岸的25家养殖场为例,政府在远离河流的地方无偿提供土地供养殖场搬迁使用,对于有意愿转产的养殖户,政府帮他们把养殖场改建成种植基地,种植蘑菇、油菜等作物,把对河流的污染降至最低。”互助县生态环境局局长盛芳敏说。
据了解,在多方努力下,沙塘川河水质已由2015年的劣V类提升至2018年的Ⅲ类,生态环境大为改善。
6月18日拍摄的毛斯湖。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刚开始垃圾很多,一天能捡五六袋,后来通过我们每天捡拾垃圾、巡河制止不文明行为,村民保护环境的意识越来越强。现在一天垃圾最多也只能捡到半袋。”互助县塘川镇下山城村村民史得祥以种蔬菜大棚为生。如今,除了种菜,他在沙塘川河边做起了兼职巡河保洁员。
互助县水务局局长姜发隆介绍,为加强河湖管护、推动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互助县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着力解决在巡河中发现的突出问题。目前,互助县共设立县乡村三级河长355名、湖长171名、巡河保洁员300名,设置河道公示牌370块,实现县乡村三级“河湖长”全覆盖。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