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向塞罕坝进发!半个世纪前,他们大学毕业做出这个选择
2019-06-27 11:09:40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哈尔滨6月27日电(记者杨思琪)“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祖国的需要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26日,在东北林业大学一场毕业季讲座上,今年80岁的校友吕秉臣,向学弟学妹讲述了半个世纪前自己毕业时的故事。

  蒙冀交界处,有一片茂密林海——塞罕坝。而在20世纪60年代,这里还是一片荒原,“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地上都是沙,百里不见树。”1962年,响应国家号召,东北林业大学47名大学毕业生一路奔赴塞罕坝,成为塞罕坝建场时唯一一批大学生。吕秉臣正是其中一员,一干就是24年。

  那时,吕秉臣不满23岁,被分配到塞罕坝机械林场。从哈尔滨出发,坐火车、倒汽车、再换大卡车,要两三天才能到达,加上沙土路上颠簸不堪,吕秉臣和同伴备受折磨。

  吕秉臣回忆说,那时的塞罕坝土地贫瘠,风沙蔽日,沙粒砸在脸上生疼。当地海拔高,一年无霜期只有50多天,最低气温达零下43摄氏度,可谓“苦寒之地”。置身荒野,他们住的是马架、窝棚,吃的是莜面疙瘩和咸菜,夏天喝河水,冬天喝雪水。

  然而,立志塞罕坝的生态恢复,再苦再累,也挡不住他们前进的脚步。建设初期,造林的树苗都是从外地调集,但长途运输会让树苗失水,极大影响成活率。他们既做技术员,又当研究员,一边筛选种子,一边摸索树木成活的方法。

  今年84岁的李滨说,育苗是最辛苦的工作之一,几乎都是由他们这群毕业生担任。为了育苗成功,要选好开春播种时机,并不间断地观测气象、看护幼苗,任何一个环节失误,都可能前功尽弃。因此,没有一个人能在春播前夕睡一晚整觉。经过反复实践,他们终于发明出可以让树苗抵御恶劣气候的方法——“全光育苗法”。

  “苗木失了水,栽上也见鬼”“苗根像鱼嘴,不能离了水”……为了教当地老百姓科学育苗,他们琢磨出这些朗朗上口的顺口溜,一下子就让老百姓记住了育苗的关键——定期给树苗浇水。

  每年4月是松毛虫上树的季节,经常能听到虫子啃食树叶的嘎吱嘎吱声。刘滨说,此时要密切观察虫害发生地点、面积、虫口密度等,一旦形成虫灾,立即扑灭。后来,他们又尝试利用病毒控制害虫数量,通过生物手段防治虫害,达到生态平衡。

  其实,比起恶劣的自然条件,更难熬的是久居深山,与家人沟通不便。女儿五岁那年,吕秉臣把女儿送回了吉林老家。结果一次女儿得了肺炎,由于没有长途电话,经过6个交换台他才得知信息,差点延误救治时机。“很多时候家里有急事,往往都是拖了几天才能联系上。”吕秉臣说。

  有时为了解乏,他们常常“苦中作乐”。就地取材敲洗脸盆、玩划拳、打一瓶散装白酒,一人半碗分着喝……在老乡眼里,这群“学生娃”技术过硬,脏活累活也都抢着上,着实可爱。老乡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时常给他们送点山货和自制的粉条……

  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塞罕坝已是苍翠连绵,松涛阵阵,“出门俱是看花人”。

  “在我心中,塞罕坝不仅是个绿色地标,更是一座精神丰碑。”讲座结束,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大二学生端木泽雨深受触动。

+1
【纠错】 责任编辑: 唐斓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上一堂禁毒课
上一堂禁毒课
“再走长征路”上的红色讲解员
“再走长征路”上的红色讲解员
国际禁毒日缅甸公开销毁毒品
国际禁毒日缅甸公开销毁毒品
比利时迎来高温天气
比利时迎来高温天气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1061124678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