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重庆7月2日电(记者韩振)近日,重庆市合川区官渡镇菊星村的一块水田里,村党支部书记何青岛正在用机动喷雾机帮群众喷洒农药。
“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力缺失,很多田地撂了荒。我们通过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为群众提供农机社会化服务,让很多撂荒的土地复了垦。”据何青岛介绍,菊星村全村5054人,留在村里的年轻人不到二三十人,这导致全村7000多亩土地二成撂了荒。
“2018年,村里在上级党组织的指导下,由5名村党员干部各贷款6万元,村集体、镇供销社分别入股6万元、5万元,农民将315亩土地入股,共同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购买了拖拉机、插秧机、收割机、喷雾机等农机,搞规模化种植,同时为社会提供耕种服务。”何青岛说。
“农机专业合作社既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来运行,又有一定公益性,服务收费也相对较低,大大减轻了农民种地成本。”何青岛给记者算了笔账:以前外地耕作机给群众服务,耕一亩地收费200元,插一亩秧收费200元,收割一亩地收费140元。专业合作社给群众服务,耕一亩地收费120元,插一亩秧收费100元,收割一亩地收费80元。
“由于我年龄较大,做农活已经很困难,正发愁自己家的地恐怕要荒废了,幸好村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帮了忙。”菊星村72岁村民何昌兰说,专业合作社提供的服务,比社会上的服务价格要低得多,这让老百姓种地更有赚头了。
“虽然收费低,但合作社去年还是赚了16万元,主要是农作物和农机服务收入两项;另外规模化种植后,合作社作为种粮大户还获得国家每亩约300元的补贴。”何青岛说,合作社利润的20%会作为村里的公益金,用于扶急救困;10%用于购买农业保险;余下的则用于股东分红和农机购置。
记者在合川区采访了解到,菊星村的农机社会化服务模式,是全区推动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合川区作为全国产粮大区,将农机社会化服务作为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方式,组建兼顾市场和社会效益的专业合作社,以破解农村劳力匮乏和土地撂荒问题。”合川区委书记李应兰介绍说。
据统计,2017年以来,合川区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99个,涵盖29个乡镇90个村,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20万亩,仅水稻机收环节就为农民节约成本5000余万元,全区1.8万亩撂荒的土地重新种上了农作物。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