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安7月14日电 题:陕西:太白山下种蔬菜 质优价高不愁卖
新华社记者邵瑞、张斌
农民在太白县咀头镇塘口村采收蔬菜(7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
新鲜采摘的罗马生菜、羽衣甘蓝被立即预冷,在冷库中装箱待发。经过冷链货车运输到达西安咸阳机场后,这些来自陕西太白县一家农业合作社的高山蔬菜,将乘坐次日清晨第一班航班飞抵香港。
“这些精细菜主要被西餐厅用来做沙拉,其地头价就比市场贵一倍。”太白县绿蕾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艾科平介绍说,“因为品质好受青睐,我们的供港蔬菜基地从最初50多亩发展到1000多亩。”
价高源于质优,除了科学管理,蔬菜品质与生长环境密切相关。太白县位于秦岭主峰太白山脚下,平均海拔超过1000米,是陕西省海拔最高的县。这里年均气温7.8℃,森林覆盖率91.9%,是天然的高山反季节蔬菜适生区。
这是在太白县绿蕾农业专业合作社大棚内安装的监控摄像头、粘虫板等设施(7月11日摄)。 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
艾科平说,温度低,病虫害就少,蔬菜就可以少打或不打农药,更长的生长周期造就了更佳的品质。“这里的蔬菜大都长在高山和森林的环抱中,大量地‘吸’负氧离子,‘喝’冰雪融水,长出的是‘小时候的味道’。”
太白县有30多年的蔬菜种植历史,近些年来,采取错位发展、特色取胜的思路,多措并举促进高山反季节蔬菜这一主导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发展,带动群众脱贫增收。
“县上早在2008年就开始尝试做蔬菜质量追溯,一年后又开展了病虫害绿色防控,要求多用物理措施,少用化学农药。到后来,田里到处是黄板和杀虫灯,很多都是农民自己主动装上的。”太白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赵志强说。
机翻深松、测土配方施肥、无菌壮苗、全膜覆盖、错期播种……通过不断积极探索,太白县总结出“蔬菜标准化十大生产技术”,每年组织实用技术百日万人大培训等活动进行推广。
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反季节种植,使蔬菜卖上了好价钱。眼下,太白县咀头镇塘口村村民李挥岑忙着把自家地里的夏白菜运走,相比陕西关中地区的秋白菜,他每亩地能多收入40%。
目前,太白县的高山蔬菜产业已从最初的两三个大类,扩大为28个大类、389个品种,部分品种取得国家有机认证、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认证,形成了大路菜与精细菜、露地菜与大棚菜互补的生产格局。
“比如甘蓝,我们就有绿甘蓝、紫甘蓝、皱叶甘蓝等品种,以适应消费市场的不同需求。县上还积极扶持龙头企业,拓展销售渠道,在西安、上海的60多家‘华润万家’‘麦德龙’‘沃尔玛’等超市里开设了蔬菜直销专柜。”赵志强说。
据介绍,2018年,太白县高山蔬菜种植面积达10.26万亩(含复种),总产值4.8亿元,带动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438元。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