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历史建筑“工匠库”和“专家库”会成为保护“标配”吗
2019-07-29 08:25:17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廖云岚 摄

福州市历史建筑工匠木工修缮技术培训班实操现场。

修缮前的三三堂。

经工匠们修缮后的三三堂。

  历史建筑,在各地多了起来。

  2017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下简称“住建部”)将北京等10个城市列为第一批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城市。试点的目的之一,是“不少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存在利用方式不合理、修缮技术不完善等问题,亟待加以解决”。

  为了创新合理利用路径,发挥历史建筑使用价值,住建部还非常具体地建议:“选取一定数量的历史建筑开展试点工作,通过开设创意空间、咖啡馆、特色餐饮和民宿等利用方式,探索历史建筑功能合理与可持续利用模式及路径”。

  到了2019年4月,这10个试点城市都提交了工作汇报。其中,为了解决住建部提出的历史建筑保护中的修缮技术难题,在“咖啡馆”、“民宿”之外,苏州、扬州、宁波、福州、厦门、黄山还不约而同地建立了新的平台。

  多地建立“工匠库”

  更新“软件”水平

  这些试点城市都有一个共识:一座历史建筑维缮的好坏与成败,主要依靠技术工匠,因此工匠技艺是关键,也是历史建筑保护的重要软件部分。

  苏州市搭建了全新的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工作平台,建立了“传统匠人和建造技艺数据库”。在全面、准确、真实的原则下,探索苏州传统建造技艺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方式,引进新技术、发展新材料,探索传统技艺的保育工作。

  除了建立“工匠库”,充实工匠队伍,扬州、杭州、福州等试点城市还编写了修缮技术导则,并制定相应标准,以此强化指导。

  从2015年起至2018年,宁波市连续4年组织了8期基层干部和本土工匠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并在2018年建立了“工匠库”。

  2016年至2018年,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管理委员会已连续3年开展古建筑木工、泥塑工和石工修缮技艺工匠培训班,邀请国内专家学者为学员授课,累计226名工匠参加,考评优秀达156人。据悉,今年的工匠修缮技术培训班将于8月份开班。福州市还提出到2020年,要每年培训百名古建修缮工匠,培养一批专业的修缮队伍。

  借智又借力

  “专家库”力求覆盖又拓展

  2018年,福州市首批推荐了44位规划、建筑、文保等领域的专家,形成“专家库”,参与历史建筑认定、修缮方案审查、施工指导。同时,福州积极引进历史建筑保护专业人才,邀请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国内团队,参与当地特色历史文化街区规划、方案设计等工作。厦门市也建立起了“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专家库”,知名的文史专家已入“库”。

  以“全覆盖、高品质”为目标,杭州市为了保护延续城市文脉的历史建筑,大力加强对专业智库、高等院校等机构“借智、借力”,开展成果提炼、保护知识培训等工作;在此期间,同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共同举办2018中国城市学年会分论坛之“历史建筑保护利用暨城市既有建筑更新修改战略研究学术研讨会”等活动。与此同时,有关部门还加强同杭州市政协文史委等专业机构的交流合作,设立历史建筑保护利用重点协商课题;加强同高等院校的学术合作,开展成果提炼、保护知识培训等工作。

  黄山市与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合作,签署《共同推进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全国试点工作合作协议》,共同组建“专家库”。在保护规划编制、项目安排、技术标准、体制创新等方面对试点工作给予技术指导。

  “两库”设立后

  入库的人才又稀缺起来

  历史建筑那么多;形制、特点又千变万化。而修缮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这一直是历史建筑保护中的难点。

  面对这一难题,北京、福州等试点城市都希望从国家层面能够出台具有针对性的标准,同时,还要加快出台修缮技术人才培养的政策并加强资金支持。

  此外,各地在建立历史建筑工匠培养体系时,仍存在一些待解决的难题。以福州市为例,市内每年举办修缮技术工匠培训班;鼓励有条件的区、县在职业技术学校内开设古建筑修复课程;乡、镇以老匠人“以老带新”的形式将历史建筑修缮技艺传承下去。但是,在“工匠库”设立过程中,工匠流动性较大、年轻工匠技艺有待提升、熟练技艺工匠数量无法满足市场需要等问题依然存在。

  那么,试点城市推出的“工匠库”和“专家库”,会成为体现各地历史建筑保护水平的“标配”吗?会不会流于形式、名存实亡?这些都尚待进一步实践验证。但至少,试点城市的这些先行实践,提供了可以借鉴的一种方法。(郭慧岚)

  链接

  历史建筑

  指经城市、县人民政府确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是城市发展演变历程中留存下来的重要历史载体。

  三三堂,位于宁波市象山县黄埠村,系清代中期建筑,其筑脊便是马头墙。

  马头墙是宁波地区历史建筑中常见的一种筑脊。流行在宁波的马头墙基本是砖作筑脊,双落水瓦顶一般变坡升起,异地多平直。脊端的处理较简洁,筑脊的端面即使点缀装饰,也是贴脊施以浅灰塑,三角形的脊端面和抛枋,常绘水墨彩图。宁波的马头墙整体轮廓简洁流畅,具有升腾的动感和画意。

  2018年9月25日至28日,宁波市举办了保护性建筑修缮工匠培训,建立了宁波市保护性建筑(历史建筑)修缮工匠库。修缮专家通过宁波市象山县的马头墙修缮案例向工匠传授修缮技艺。

+1
【纠错】 责任编辑: 王萌萌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合肥:戏水享清凉
合肥:戏水享清凉
高温下的劳动者
高温下的劳动者
上海:博物馆奇妙“夜”
上海:博物馆奇妙“夜”
大熊猫过生日
大熊猫过生日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271124809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