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宁7月31日电(记者王浡)看着眼前这段守护了三十年的青藏公路,还有两年就要退休的老李总觉得看不够。
“自打1989年从热水工区调到倒淌河工区,我在青海湖边养路整整三十年了,但还没环湖看过一圈呢。”作为养路护路的“路二代”,今年刚满五十岁、被工友称作“老李”的李和勇,一直和青藏公路有着剪不断的渊源。
老李的父亲李振昇1955年就成为第一代青藏养路工。“我父亲工作的那个时候条件艰苦,每天巡护线路能有个自行车就不错了。”老李说,青藏线刚通车的那几年,各项配套设施没有完善,养路工人平均每天最少需要步行十公里巡查线路,巡线的时候还要带着沉重的工具,“那时我父亲和工友们都黑瘦黑瘦的,只有眼睛里闪着光。”
1985年,李振昇离休,老李接过父亲的班,成为一名青藏公路养路工。每天开着拖拉机巡线十五公里,老李日复一日在倒淌河工区段上来回。“那时候就想把这个青海湖绕上一圈,也看看别的同事都咋样。”老李说,每年冬季大雪封路时,喝窖水、吃白菜就成了常态,严重时甚至会吃不上饭。但这还不是最难受的,最难受的是寂寞,除了睡觉就是看书,实在无聊,就沿着公路到青海湖边上喊几声。
身后灰白的路,眼前白色的湖,成了老李最难忘的记忆。
2002年,第一届环湖赛开幕,老李所养护的青海湖公路段倒淌河工区段作为重点赛段之一,养护压力剧增。为了消除道路隐患,他和工友们开始了高强度的养护施工。“那段时间都快忙疯了。”从早上五点干到午夜十二点是常有的事。填坑洞、修边坡,老李和同事们将这段路一寸一寸养护了一遍。直到开赛前他还不放心,凌晨四点出门把路面又仔细清扫了一遍,“就怕有小石子影响运动员们的发挥。”
转眼间,环湖赛已经办到了第十八届。见证了环湖赛从“诞生”到“成年”,老李感慨万千,虽说已经习惯了环湖赛前的高强度养护,但“只要自行车队没过,我这个心就一直悬着。”
每次自行车队从眼前一闪而过,都是老李最有成就感的时刻,“他们环湖了,就等于我也‘环湖’了,我的努力没白费!我养的路没问题!”
坐在综合养护车上,现在老李平均每天能巡护六十公里,“都是机械化作业,养护效率高多了。我把现在的情况跟父亲一说,他都不敢相信。”老李笑着说,从自行车到拖拉机再到养护车,我与父亲见证了青藏公路养护技术的不断进步。
从旺季月均二三百辆到一万多辆,青藏线上的车流越来越多,“每次看着汽车平稳驶过,我就特别自豪。”老李说,等退休后就要回到山东老家,但每年都会回来看看,毕竟在青海湖边这段短短的公路上,是自己三十多年奉献的时光。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