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一篇论文平息抗癌药物使用国际争论 余果:我不是“药神”
2019-08-28 07:06:05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5年前,余果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稿件采用率仅为5%的顶尖医学杂志《柳叶刀·肿瘤学》(当年影响因子24.69分)上发表了学术论文,国际学术界对该篇论文的关注度高于同一杂志上75%的文章。该论文平息了两大权威机构——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欧洲药物管理局的一场争论,也一举创下扬州市论文SCI影响因子的最高记录。彼时余果32岁,在苏北人民医院工作。

  在此之前,她一直是一位默默耕耘的科技工作者,她的博士生导师中国药科大学王广基院士称赞她“一鸣惊人”。

  2000年,18岁的余果考入中国药科大学,一口气读完本科、硕士、博士,回想10年求学经历,余果说:“青春最宝贵的10年,我都用来学习药学基础知识了。”

  博士毕业,同学纷纷出国或者去国际知名药企做研发,而余果选择到科研单位工作,她想做转化医学方面的研究——精准剂量个体化用药。在南京中医药大学工作3年后,她来到家乡扬州的苏北人民医院,进入医院医学实验研究中心从事临床药理学和药代动力学方向的科研工作,师从中南大学周宏灏院士和苏北人民医院王大新教授。

  “我是被医院的科研环境吸引了。”余果坦言,当时,苏北人民医院的科研工作起步不久,但给青年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很多优厚的条件和宽松的政策。

  苏北人民医院有百年历史,是全国首批三甲医院。2009年,在院领导对医院科技发展的重视和期望之下,医院引进了一批临床和科研双肩挑的人才,其中973项目首席专家王大新教授被苏北人民医院聘为科研带头人,负责搭建转化医学研究平台。余果怀着对转化医学强烈的研究兴趣回到了家乡。

  入院以后,她先后申请到各级科研经费近百万元,可以独立申报课题,还有名师指导,这对于她来说简直如鱼得水。

  2013年,她注意到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欧洲药物管理局关于肺癌肿瘤病人是否可以同时使用抗肿瘤小分子靶向药物尼洛替尼和质子泵抑制剂类抗胃酸药这一问题存在的争议。肺癌病人服用尼洛替尼后引起胃酸升高,无法进食,使用抗胃酸药物可以缓解胃酸,解决病人吃不下饭的问题。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为两种药同时使用会显著降低抗肿瘤小分子靶向药物的药效,而欧洲药物管理局则认为影响不大,双方一直在争议中。这一争议极大阻碍了临床实践,让全球医生和临床药师无所适从。

  余果在博士期间一直致力于药代动力学研究,研究方向和该问题有一定联系。余果想探究这个问题,于是不断设计和修正自己的研究方案进行探索。多年的研究成果最终凝聚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和抗酸药在药物联合治疗中的相互作用》这一篇论文。论文指出,肿瘤患者会患有胃食管反流症,用来治疗该症状的抗胃酸药会使胃部环境长期高于常规胃酸pH值,从而影响用来治疗肿瘤小分子靶向药物尼洛替尼的吸收,影响药物的临床疗效,肿瘤病人的治疗效果因此也会受到影响,故不支持两种药物同时使用。

  “尼洛替尼这类药物是治疗肿瘤比较重要的新药,如果两者同时使用降低药效,那么至少有30%的肿瘤病人会因为用药不当失去最佳治疗机会,导致病人生存期缩短。”余果说。

  2014年8月初,余果将这个反对欧洲药物管理局药品使用说明的研究成果投给了欧洲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肿瘤学》。

  第一次向这么著名的科研刊物投稿,余果一直很忐忑。投稿后,她每天都要上网站查看进展,担心会被退稿,毕竟这家刊物的退稿率是95%。

  2014年9月12日,余果至今记得,《柳叶刀·肿瘤学》杂志社副主编发来文章可以被录用的邮件。

  这篇论文刊发后,国际医药界认可了她的研究成果,关于肺癌肿瘤治疗药物尼洛替尼的争议终于平息。

  2017年,欧洲药物管理局重新修订了药物联用研究的相关指南。

  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为什么两大权威机构会争执不下?余果认为,这是双方研究方法不同导致的,她在研究时查阅了大量文献,对两种研究方法做了对比,采用了新的研究方法,得到双方的认可。

  2016年,余果和她的团队将后续研究成果再一次写成文章发表在《柳叶刀·肿瘤学》杂志上;2018年,又在《美国医学会杂志·肿瘤学》上发表论文;2019年初,最新研究成果相继在两份重量级药学一区杂志《今日药物发现》和《临床药代动力学》上发表。

  截至目前,余果已经发表的SCI论文达24篇,其中发表在药学一区期刊的论文有10篇,期刊累积影响因子已高达200多分。

  成就和荣誉的背后是余果近20年来对科研的付出与坚持。从大学开始,她就每天休息5个多小时,当初决定回到扬州工作,主要是因为工作地点离家近,在路上消耗的时间少,可以有更多时间投入到科研工作。即便在2015年怀孕的时候,她仍然忙着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现在回想起来,那段时间是挺不容易的,女生比男生在某个时期需要克服更多的困难,但是对新生命即将到来的期待也给了我更大的动力,我不间断地写论文、写标书,产假4个月也都是在写标书中度过的。”余果说。

  现在,余果也是每天晚上把孩子哄睡之后再起身继续工作到深夜。“除了陪伴孩子的时间,其他娱乐时间是很少的”,余果习惯了高强度且紧密的工作安排。她曾经钟爱的小提琴现在被束之高阁,甚至连考驾照的时间都没有。

  发表在《柳叶刀·肿瘤学》的学术论文让余果踏进了国际学术圈,她获邀担任国际上多个杂志的审稿专家和编委会顾问。近几年,余果审核了来自国际上三四十篇论文,并于2015、2017年两度获得国际临床治疗领域著名期刊《临床治疗学》和爱思唯尔出版社认证的“杰出审稿专家”荣誉称号。

  “国际上在看中个人发表论文的同时,也很重视个人为学术界作出多少贡献。这样,我们中国人就会有更多在国际上发声的机会。”余果说。

  目前,余果的研究重心是合理化、个性化、精准化用药。余果解释道:“我很喜欢看《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我的工作就是针对不同患者找到最适合他们用的药和剂量,实现精准用药。”

  不同人群由于基因群的差异对同一种药物的用药剂量需求都不同,而这个问题经常被临床医生忽视。如果能够实现精准给药,就能够最大程度使药在不同人群体内都发挥最大药效。

  从美国访问研究回来后,余果还承担了医院国家级药物临床试验的管理工作。余果说,研究机构开新药临床试验启动会的时候,会有处于耐药阶段的肿瘤病人在外面看着,等待参与项目去尝试新的药物。“当我看到肿瘤病人对生命极度渴望的眼神时,我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余果说,推动新药临床转化将使更多患者受益。(校媒记者 邢冲 记者 李润文)

+1
【纠错】 责任编辑: 周楚卿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秦俑!秦俑!
秦俑!秦俑!
探访施华洛世奇水晶世界
探访施华洛世奇水晶世界
走进中储粮襄阳直属库
走进中储粮襄阳直属库
2019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开幕
2019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开幕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24101124929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