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银川8月28日电 题:宁夏:奋力脱贫攻坚 筑梦美丽征程
新华社记者 邹欣媛
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实施精准脱贫,激发群众潜能,做实“两不愁、三保障”,培育壮大“造血”产业,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贫困县区陆续“摘帽”……从六盘山到黄河岸边,宁夏回族自治区见证着中国减贫奋进的奇迹。
解决“渴”,找到产业新“支点”
金秋时节,驱车行驶在西海固干旱区,一个个蓝色棚圈内牛只壮硕,老百姓拧开水龙头蓄水饮牛;一行行白色薄膜下蒸腾出水珠,浸润着土地,让种植玉米成为可能、土豆产量不再“靠天”。
“有了水,人就有了盼头。”固原市西吉县红耀乡驮昌村村民王梅花今年养了9头牛,覆膜种了26亩玉米和洋芋。
西海固是宁夏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宁夏现有的12.1万贫困人口中仍有8.9万人集中于此。
由于沟壑纵横,雨水稀少,西海固一度被认为“不适宜人类生存”。在一些贫困山村,群众进出翻山越沟,饮水靠牲畜拉车,旱地广种薄收。
摆脱“喊渴”的困局,挖掘“一亩三分地”的潜力,成为西海固干部群众直面贫困的最终选择。
新中国成立以来,宁夏历届党委、政府不断治水兴水,北调黄河水、南引泾河水、用好当地水,在不断增加水资源解决西海固老百姓饮水难的前提下,引进高效旱作节水农业,通过技术手段减少蒸发量,把每一滴水用到极致,实现增产增收。
借助覆膜技术、种薯繁育和标准化种植,偏远干旱的乡村有了脱贫的底气。“全乡大多数老百姓都种植马铃薯,覆膜等技术引入后,锁住土壤水分,种植更加精细,马铃薯产量比以前最多能增加50%。去年,马铃薯价格高,很多种植户收入超过10万元,全乡所有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红耀乡乡长王建树说。
近年来,西海固在贫瘠的土地上找到摆脱贫困产业新“支点”。固原市农业农村局副调研员张和广说,固原市形成了110万头肉牛、227万只肉羊、120余万亩马铃薯、50万亩冷凉蔬菜、130余万亩小杂粮等特色种养产业,为老百姓顺利跨越贫困线提供了坚实保障。
易地生,走上脱贫“快车道”
为让西海固贫困群众走上脱贫“快车道”,宁夏将移民作为“拔穷根”举措持续推进。早在1983年,宁夏在全国率先移民搬迁,目前全区累计移民百余万人。
来自西海固的20余万苦寒农民,在移民政策的支持下,从无水可用的贫困山区举家、举村陆续搬迁到吴忠市红寺堡区,开始新的生活。61岁的罗宗清就是其中之一。
2001年,罗宗清一家从中卫市海原县搬迁到红寺堡区新庄集乡康庄村,住上了有独立卧室、厨房、卫生间的砖瓦房。他说,“新家”早已成为儿孙们心中的家乡了。
搬迁开辟新天地。20年来,红寺堡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从单一种植玉米到酿酒葡萄、黄花菜等特色产业,从单纯种植到种植养殖、加工相结合,移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不足500元增至8796元。
固原市利民村移民走出大山,从种“懒汉庄稼”到学精耕细作,改变着自己的生产生活习惯;石嘴山市陶乐镇移民转变身份,从老农民到新工人,成为产业链条不可或缺的一环;银川市兴庆区移民一步进城,从下苦力到拼技能,借助培训找到了新营生……
新风貌,绘就振兴新图景
迈上发展新路的一些村庄,开启了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
搬迁后的固原市隆德县前庄村,位于六盘山、北联池、伏羲崖3个景点连线上,青砖黛瓦的新居上画满远古文化、田园风光。依靠产业和景点带动,村民开起了农家乐、民宿,旅游旺季,生意火爆。
文明乡风浸入人心。在原州区多个村庄,技能培训、环境清扫、健康服务等文明实践活动正有序开展,村民参与活动、助人为乐等日常行为均可转化成可量化评比的积分,这些积分不仅公示,还能兑换生活用品。
原州区黄铎堡镇黄湾村村民苗永彭是村环境卫生分队的一名队员,家中小院干净敞亮,菜棚牛舍归置整齐。“大家看重的不是积分,而是脸面。现在村民们都争着做好事,村子干净多了,人的修养也好了。”他说。
记者欣喜看到,一些山区百姓摆脱了过去“等靠要”的想法,主动在退出建档立卡贫困户登记申请书上签字,以全新姿态开创新生活。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返乡创业,打造绿色品牌、开发红色旅游、创办电商平台,为家乡变美变富添砖加瓦。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