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呼和浩特10月5日电(记者柴海亮、勿日汗)56岁的草原牧民阿有西扎布的生活从未像现在这般“讲究”。每次做饭、熬奶茶,他都要用“甜水”,而让水变“甜”的是一台壁挂式净水器。
阿有西扎布口中这台“神奇”的净水器,真正的作用是将自来水含氟量降低到安全范围内。这位生活在内蒙古自治区正镶白旗浩日庆敖包嘎查的牧民此前一直吃了半辈子含氟量超标的“苦水”。
他世代生活的这片草原严重缺水,在他小时候,有充足的水吃是牧民们最大的奢望,没有人关心水的质量。他们夏天从河里取水、冬天凿冰化雪。在他青年时代,人们挖井饮水,但地下水的含氟量比安全饮用水含氟量最高界限高出一倍,可人们不知道。当他年过半百,家里有了自来水,人们也知道了牧区老人骨骼畸形是因为水,饮用水安全问题逐渐被人们重视。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草原牧民的收入水平逐年提高、科学文化程度不断提升、享受的惠民政策日益增多。钱袋鼓了,眼界宽了,牧民们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也随之“升级”。他们不再满足于“将就”式简陋的传统生活,一步步把日子过得越来越“讲究”。
走进牧民斯庆花草原深处的家,客人们惊喜于其宽大而现代的卫生间。泛着白光的瓷砖地面、抽水马桶和洗漱池,还有高高挂起的电热水器……这些在城镇再普通不过的陈设,仅在5年前,对于生活在内蒙古乌拉特中旗哈拉图嘎查的斯庆花来说,都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内蒙古草原地广人稀,相邻的牧户之间相隔少则几公里,多则数十公里,无法像城镇一样集中布管道通水。过去,对于牧民们来说,草原到处都是“厕所”,辽阔的草地,随便哪里都可以解决。而如今,草原上新建的房屋基本都有设施齐全的冲水式卫生间,每一个牧户的用水系统都自成体系。“讲究”起来的牧民们从“草原处处是‘厕所’”变成“只在屋里上厕所”。
在内蒙古苏尼特左旗萨如拉塔拉嘎查,国际领先的高保温墙体和太阳能供热技术,让牧民宝力德巴特尔的节能房在严寒冬日里不用烧火取暖。
“草原上的采暖期有7个月,以前冬天烧炉子是居家过日子做的首要大事,住进这个房子之后,日子过得干净、舒适,还环保。”在蒙古包里出生长大的他,虽然对传统民居有着眷恋,但还是喜欢住在用现代科技建造的房屋里。这种可移动的节能住宅正在我国一些牧区大力推广,60平方米的房屋造价10万元。
越来越“讲究”的还有牧民的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眼界的开阔,很多落后的观念正在被颠覆。
草原牧民世代以放牧为生,财产的多少取决于畜群的大小。在这种“财富论”的影响下,超载过牧给草原造成致命伤害。而如今,这样的观念已失去“市场”,以草定畜和精养的生产方式渐成主流。
“生态好的草原,才是牧民最大的财富。”秉承着这样的观念,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恩和吉日嘎郎嘎查牧民孟克巴特尔减羊增牛,因为养50头牛和500只羊的收入一样,但养牛成本低于养羊,而且对草场破坏相对小。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