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斌在河南省兰考县东坝头镇拍摄《习近平讲述的故事》之《焦裕禄的人民情怀》
【演讲稿】传承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叫《传承》。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故事就要从这位老人讲起。他的名字叫做李彦清,今年已经80岁了。他并非是先天失明,而是在40多年前的一次排雷任务中,为了掩护一个女民兵,双目不幸致残的。在地雷即将爆炸的一瞬间,李彦清的脑海里除了想着这位女民兵的安危,还有一个叫做“王杰”的名字。
那是因为在这次事故发生的八年前,也就是1965年7月,一个叫做王杰的年轻人,也是在一次地雷意外爆炸事故中,用自己年仅23岁的生命救下了12个人。李彦清就是被救者之一。那件事让李彦清深刻地理解了什么叫“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从此,他就开始身体力行地践行王杰的两不怕精神,于是也就有了开篇我们讲到的,李彦清英勇救女民兵的故事。
李彦清是我们摄制的《习近平讲述的故事|“王杰班”的军人血性》中的一位受访者。当老人家回忆起王杰为了掩护他们而壮烈牺牲的瞬间时,一度沉痛落泪。但当他讲到双目失明的过程时,却流露出一种自豪感。这种自豪感来自于他对王杰故事的传承,以及对两不怕精神的传承。
在社领导的亲自指导下,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的《习近平讲述的故事》于2019年7月1日正式开播了。作为主创一员的我,每一次重温总书记所讲述过的故事,都是一次心灵上的洗礼。
这个栏目第一期的题目是《焦裕禄的人民情怀》,河南兰考焦裕禄纪念馆馆长是我们计划要采访的专家,名字叫做张继焦。大家听到这个名字,心里会不会打个问号:怎么这么巧,这位馆长的名字会叫“继焦”呢?这显然就是“继承焦裕禄”的意思啊!我当时也有这么个疑问。在采访中,我才知道他的原名其实叫张徐州。
那是1963年春天,还不到一岁的张徐州得了一场重病。他的父母本来觉得这孩子救不活了,准备用干草把他包起来,放到箩筐里扔掉。刚好焦裕禄书记骑车路过,关切地问:“大嫂,孩子怎么啦?让我看看。”说着,他轻轻掀开包裹孩子的破被单,用手试了试孩子的气息,惊喜地说:“不能扔,这孩子还有气儿!”
于是,焦书记就写信给县医院。医院连夜对孩子进行了抢救,终于把他给救回来了。等张徐州出院的时候,他的父亲激动地说,“这孩子是焦书记救活的呀!”
1964年,焦裕禄不幸因病离世。这张照片就是张徐州的父母带着他前来追悼焦裕禄时的情景。在那之后,父母就把他的名字改成了“张继焦”,希望他能继承焦书记的遗志。张馆长讲到这里,我心中的疑惑终于解开了。是啊,张继焦,人如其名。作为焦裕禄纪念馆馆长的他,每天都在用自己的故事诠释和传承着焦裕禄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地说,焦裕禄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永远向他学习”。
为了能讲好总书记讲述的焦裕禄的故事,我和摄制团队积极践行“四力”。经过资料搜集,我们知道兰考曾经最大的风口在黄河的最后一道弯上。但在实际拍摄过程中,这道弯的附近已经变成了旅游景点,人为修饰痕迹很重,记者出镜效果不好。于是我们就跟着这道弯一路走、一路找,终于找到了一个能避开人为痕迹的出镜地点。当地宣传部的干事说,他每年接待很多媒体,但是从来没有一家媒体从这个角度拍摄过黄河的最后一道弯。最后画面中呈现的效果确实很干净、漂亮。
在拍摄《习近平讲述的故事|方志敏的信仰》时,为了能立体呈现方志敏烈士的英雄事迹,我和摄制团队施展脚力,跨越江西省两个地市,六个县区,十个拍摄地点。从方志敏的出生地到他被捕的怀玉山区,再到方志敏烈士墓陵园……两天半的时间,行程上千公里。期间,我们还采访了方志敏唯一的女儿,87岁高龄的方梅女士。
1936年8月,方志敏英勇就义的时候,方梅只有4岁。那时的她,对“父亲”的概念并不清晰。她的母亲告诉她,父亲是个了不起的人,还送给她一本《可爱的中国》。扉页上面写着“梅儿,这本书是你爸爸在狱中用血泪写出来的遗言,你要反复的精读,努力的学习,用实际行动来继承你爸未竟的事业!”于是,方梅就开始真正地去了解她的父亲。她自掏腰包,去走她父亲生前走过的路、去见他父亲生前见过的人、去记录他父亲生前经历过的故事。她用一支笔传承着方志敏的革命事迹和精神信仰。我问她:“现在您的脑海里,父亲是什么样子的?”她说:“父亲的样子我记不得了。但是我知道,他很高大。”说着,泪水已经开始在老人家的眼中打转。
我们为什么要做《习近平讲述的故事》这个栏目?我们希望能用《习近平讲述的故事》这个栏目,更好地去传承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作为记者,作为栏目主创,我们能做的就是更加积极地践行“四力”,用笔和镜头记录这个时代,讲好习近平总书记所讲述过的故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华社音视频部第一工作组编辑。《暖流——五年,习近平总书记的春节时光》获得新华社社级好稿。作为主创成员策划制作周播栏目《习近平讲述的故事》,已制作播出8期,全网总点击量超10亿。)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