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转观念、兴产业——四川大凉山一个彝族村的脱贫之路
2019-10-30 09:16:32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成都10月30日电 题:转观念、兴产业——四川大凉山一个彝族村的脱贫之路

  新华社记者高健钧

  80多头进口种牛、4个冷水鱼塘,30多头黑猪……说起自家的产业,年近花甲的四川省凉山州布拖县博作村村民苏呷次拉乐不可支。

  布拖县地处大凉山腹地,是凉山州传统的深度贫困地区,也是脱贫攻坚的一块“硬骨头”。其下辖博作村海拔2500米,地貌复杂,自然环境严酷,当地有着“三个坝子四片坡,立体气候灾害多”的说法。

  “在去年底博作村摘掉贫困村‘帽子’之前,全村239户中有贫困户104户,贫困人口479人,人均年收入还不足3000元。”博作村驻村第一书记罗洪说,经过国家能源集团驻村扶贫干部的努力,如今村民不仅全部脱了贫,村里有小规模养殖种植产业的农户已达20余户,人均年收入翻了一番,接近8000元。

  博作村的变化,是由当地村民生产生活观念的转变引发。

  一直以来,当地因厚葬薄养、巨额彩礼等传统习俗导致贫困的问题十分突出,为此,当地干部积极推进“移风易俗、破旧立新”的工作。

  今年初,博作村村民吉连也拉的家人去世,按照传统习俗,丧事必须大操大办,要杀几十头牛和猪宴请邻里,没有那么多牛和猪也得去借,许多人不仅因此返贫,欠的债几代人都还不清。吉连也拉家经济条件一般,不想那么浪费,但也不愿丢了颜面,左右为难。罗洪得知这个消息后,第一时间找到他,先给他详细算了笔经济账,然后帮他精打细算每一笔花销,最终,吉连也拉只杀了4头牛、3头猪,花几万元就办完了仪式。

  “以前大家不懂得勤俭节约,算不过来账。村干部让我们有了经济头脑,晓得怎么省钱。”吉连也拉说。

  让村干部更牵肠挂肚的是村民如何赚钱,发展村里经济。博作村传统农作物是土豆、荞麦等,经济附加值低,只够村民自给自足,根本无法致富。根据当地气候条件优势,村里决定发展特色养殖业、种植业。国家能源集团四川能源公司的派驻帮扶干部带着村民远赴绵阳、宜宾等地考察养殖业,然后开设培训班,请来农业技术人员为村民培训人工授精、疫病预防、饲料储藏等养殖、种植技术。此后,村民纷纷养起了牛、羊、黑猪,种起了大红袍花椒。

  “为带动当地村民发展产业,我们还成立了一个由17户村民组成的专业养殖合作社和一个专业种植合作社,现在养殖黑牛80头,种植大红袍花椒23000株。”罗洪说,“我们的计划是重点培养6到10户大红袍种植大户,年底前种植大红袍25000株。”

  养殖业、种植业渐渐发展起来,村民收入不断增加,但村里干部还不满意。

  博作村周围青山隐隐、层林叠翠,几条清冽的山泉从山间流下来,汇聚成一条潺潺小河从村边流过,风光美不胜收,宛若世外桃源。村里干部寻思,不能白白浪费这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于是决定依托邻乡乌科乡的“万亩索玛花花海”,围绕“农旅结合、递进发展”的思路发展旅游业。“但这还得从改变村民的观念和习惯开始。”布拖县觉撒乡党委副书记杨永林说。

  当地村民平日习惯席地而坐,卫生习惯也较差,长期以来村里垃圾成堆,居住环境又脏又乱。

  “要改变村民的生活习惯,首先要为他们创造改变习惯的硬件条件。”罗洪说。国家能源集团相关负责人张玉新介绍,去年,国家能源集团四川能源公司投入200余万元,启动“幸福美丽博作新村项目”,为村里修建了文化坝子、休闲凉亭、河道景观、三梯鱼塘,打造了10亩种满格桑花的“花海”。如今,走在干净整洁的博作村,不仅可以领略彝乡风情,还可以听浪戏鱼、观景赏花。不久前,村集体还开了一个“彝家乐”餐厅。

  “每逢有村民请客,我们就送去桌椅板凳,并且教他们炒菜做饭,引导他们吃桌餐。现在几乎见不到村民坐在地上了。”罗洪说,“我们还为当地百姓购置沙发、床、衣柜,为今后发展农家乐打基础。”

  杨永林介绍,今年底,连通乌科乡7公里的柏油路村道将开工建设。“这条路完工后,将打通博作村至乌科乡以及普格县的通道,届时将大大促进旅游业发展。”

+1
【纠错】 责任编辑: 邱丽芳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挪威:绚烂北极光
挪威:绚烂北极光
醉美新疆金秋胡杨
醉美新疆金秋胡杨
走近第二届进博会首件进馆展品
走近第二届进博会首件进馆展品
水墨南迦巴瓦峰
水墨南迦巴瓦峰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13261125169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