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史”丛书在京发布
2019年10月3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主办的“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史”丛书发布会暨中国文学批评70年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史”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张江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理论话语体系”下的子课题。分为《当代中国文艺政策发展史》《当代中国文学批评观念史》《当代中国诗歌批评史》《当代中国小说批评史》《当代中国散文批评史》《当代中国外国文论接受史》《当代中国戏剧批评史》《当代中国外国文学批评史》《当代中国网络文学批评史》和《当代中国电影批评史》,共十卷。
据悉,丛书于2015年启动,2017年获得国家出版基金立项资助,2018年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丛书结合三十年来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和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研究成果,对1949年至今的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状况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试图从文学批评的角度,体现当代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为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理论话语体系”、繁荣发展中国文学研究助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张江指出,70年来,中国文学批评从自我封闭到对外开放,从体系构建到自主创新,经历了曲折而辉煌的不平凡发展历程。构建新时代中国文论话语体系,是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理论建设的努力一脉相承的。构建新时代中国文论话语体系,要坚持实践性。理论要与实践结合,特别是与批评结合。文学理论要指导文学批评,文学批评要在文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要本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吸收一切对我们有用的理论资源。但是,这绝不是照搬照抄、简单套用。我们必须在吸取多方资源的基础上,立足中国实际,推进理论创新,用新时代的新理论,阐释和指导当代中国的文艺实践,包括中国文艺批评实践。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校长张政文教授评价了丛书的三个特点。第一,重新书写了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具有独特性;第二,书写的过程中,丛书作者们重建了新的知识体系,在观念史和档案史中找准了坐标,具有平衡性;第三,在构造知识史的过程中努力对文学批评的现场做一种文化阐释的回应,具有反思性。
深圳大学人文学院院长高建平教授在发言中谈到写作《当代中国文学批评观念史》的难点,即在对于历史的把握,并在写作做到主次清楚,这本书2017年成稿后学科有了新的发展,在未来此书修订中可做进一步完善。
丛书中《当代中国小说批评史》的作者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程光炜表示,小说批评史的写作难点在于一是要对小说批评史进行明确的判断;二是看材料做准备时间长;三是当代小说批评史还在沉淀中,很多优秀的作者在世,他们还在进行活跃的创作;四是要收起个人喜恶,客观地描绘和勾勒出中国小说批评史70年的发展变化。
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傅谨谈及《当代中国戏剧批评史》的写作过程,1949年前影响中国戏剧的主要是传统和市场,1949年后,我们用一套外来的话语体系生硬的阐释中国的艺术活动,分析起来似乎很完美,实际完全无法估计这套话语体系和我们的现状,这种阐释类似张江教授的“强制阐释”理论。70年来艺术家们响应政府的政策,一心努力,创造了成就。
中南大学教授欧阳友权谈到,《当代中国网络文学批评史》的特殊性在于研究对象出现的时间比较短,中国网络文学发展不过是二十几年的时间,定义网络文学还在争议,做一部优秀的批评史是一种挑战。网络文学的特点有两点,其一是作品的数量浩如烟海,国家公布中国有4.55亿文学网民在阅读,原创小说2442万部,三五百万字的作品比比皆是;其二是广大网友书写了海量的文学批评文章,这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文化现象。
浙江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王杰教授谈到《当代中国文艺政策发展史》时表示,文艺政策不仅关系文艺的发展,还关系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开始,党的文艺政策一直引领中国革命的发展,给学者留下很大的空间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