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系列报道之武汉篇
优化建设长江主轴,将长江主轴武汉段打造为世界级城市中轴文明景观带,按照交通轴、经济轴、文化轴、生态轴和景观轴“五轴一体”的功能布局,武汉滨江空间建设得到提档升级。长江主轴武汉段成为展现武汉城市风貌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为世界军人运动会参赛队员和来宾所广泛称道。
武汉长江堤防江滩综合整治工程——武青堤段从全球92个城市的174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世界C40城市奖“城市的未来”奖项,成为唯一获奖的中国城市。此奖的获得,标志着武汉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工作得到了国际认可。
2014年5月,武汉被列为第二批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市,“江宁河美,岸定湖清,供优排畅,人水和谐”的城市发展蓝图由此绘就。多年来,武汉以6大任务、10大行动为落脚点,探索出一条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径,大美生态画卷渐次铺展。
水资源保护篇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成为第二批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后,武汉迅速行动起来:编制《武汉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2015-2017年)》;成立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出台《武汉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将试点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对各责任主体年度绩效管理目标,印发《武汉市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把水资源消耗等水生态文明建设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作为各级党政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强化顶层设计,按照“一个城市一张蓝图”要求,深入研究新形势新要求下涉水规划体系框架,结合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要求,完成《武汉市水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等15项涉水专项规划。
建成什么样的水生态文明城市?武汉高点站位擘画“一核、两轴、四片、百湖”的水生态建设总格局:打造中心城区为水生态文明建设核心区,依托长江和汉江两条生态轴带,构建大东湖、大汉阳等四片生态水网,全面保护市域范围内166个湖泊。
着眼大格局,以大担当融入大战略。3年来,武汉市将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工作与落实长江大保护战略相结合,创新治水模式,以“防洪水、排涝水、治污水、保供水”四水共治为重点突破口,大力推进源头治水、系统治水、科学治水、全民治水,形成了一套控制性优、操作性强、协调性好的绿色发展实施体系。
“通过四水共治,我们的目标是实现‘护一城净水、绘两江画廊、显三镇灵秀’,让市民共享治水兴水发展成果。”武汉市水务局负责人说。
牢固底线思维,创新实施生态补偿。2016年武汉确定了基本生态控制线作为发展底线,做到不符合准入要求的项目零审批、零进入;2017年在全国首创实行长江断面水质考核奖惩和生态补偿,按长江上下游、左右岸的关系,科学设置了13个监测断面,实行水质“改善奖励”“下降扣缴”的生态补偿奖惩措施;2018年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基本生态控制线区域生态补偿的意见》,“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愿景有了制度层面的保障。
推进“三长联动”,聚焦河湖突出问题。2011年,武汉在全国率先实行“湖长制”,明确了湖泊保护行政首长负责制。试点期间,武汉市委、市政府将创造性开展河湖长制列为重点深化改革任务之一,率先提出推进‘三长联动’工作机制,即完善以官方河湖长为主导的全方位治理管护责任体系,健全以民间河湖长为主体的全社会监督参与体系,建立以数据河湖长为支撑的全天候智慧治水体系。
“我们实行‘三长联动’,就是要打破行政区域化和部门化界限,汇聚社会力量,强化科技支撑,真正解决区域内河湖管控乏力难题。”武汉市河长办负责人道出了“三长联动”的高明之处。
据了解,在完善以官方河湖长为主导的全方位治理管护责任体系,健全以民间河湖长为主体的全社会监督参与体系的同时,武汉初步建设完成了一个中心、二张网络、三个门户、四个平台、多个系统的“智慧水务”综合体系,以数据河湖长为支撑,为全市水安全、水环境、水资源的治理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智慧化的管理手段。
2018年4月,武汉市下达第1号河湖长令:结合迎汛备战、河道清障、排水疏捞、黑臭水体治理和重点水体水质提升等工作,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春季碧水攻坚战”,深入推进全市新一年河湖长制工作,覆盖列入河湖长制河流、湖泊名录的所有水体,做到“三清三无”和“三查三打”。随后,又下达第2号河湖长令,开展以“四大行动”为主体的碧水保卫战“清流行动”。新一轮的“长江大保护战役”正式打响。
水环境治理篇
“两江四堤八林带,火树银花不夜天”。夏日的夜晚,武汉江滩边,华灯初上,霓虹灯把两江四岸装扮得格外美丽,璀璨夺目的夜景倒映在江中,穿行其中,会产生“人在画中游”的感受。
“在过去的江滩整治工程中,更多的注重防洪作用,而忽略了环境功能,江滩资源多数处于闲置状态。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以来,我们重点打造集休闲娱乐防洪于一体的大型江滩公园。”武汉碧水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昔日百年水患,今日大变样。作为全国最大的城市滨江公园,武汉江滩公园累计建成两江四岸江滩逾58公里,面积671万平方米。武汉江滩建设实现了提升河道堤防防洪能力和改善滨水滨江环境的有机结合,百年水患变为城市风景线,被授予“国家水利风景区”称号。
江滩成为武汉的“城市名片”。如今,“长江主轴”又添一颗亮眼的明珠。武汉市长江堤防江滩综合整治工程武青堤段(青山江滩)作为湖北省首个“会呼吸”江滩,采用缓坡式堤防建设,打造三级景观带,营造出“堤在林中,林在城中,城在水边”的生态格局。
多年来,硚口江滩三期、城市英雄广场、汉阳汉江江滩二期、长江国博江滩等一批新的江滩公园建成并投入使用,“芳草青青树成荫”“依长江百舸争流”“隔岸万家灯火明”,武汉三镇江滩各具神韵,交相辉映,构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城市与江河融合的风景长卷。
水生态修复篇
为了加强湖泊的管理,武汉在全国首创为湖泊划定“三线一路”, “三线”指湖泊的三道防线,水域是蓝色,严禁填占;绿色是滨湖绿化带;灰色是建设控制区,“一路”指环湖道路。“三线”划定后,蓝线、绿线之内不得任意开发,灰线内的建设要与滨水环境相协调,并且限制环湖无序开发,保护湖泊资源、水环境景观的公共性和共享性。
城水交融优势如何利用?武汉在空间管控的同时,以现有“两江分三镇,八水通百湖”的水系为依托,增强河湖、江湖、湖湖连通,构建人水和谐的生态水网,重塑“江湖融通”的东方水城。
据了解,历史上武汉市多数湖泊为自然通江湖泊,江河湖泊间水体交换能力较强。随着城市建设发展,湖泊外部连通通道被挤占,制约了湖泊外排能力。为解决相关问题,武汉在系统分析江湖关系、湖泊水质水量水生态基础上,统筹考虑湖泊多种功能需求,通过适度的河湖库水系连通,优化调整水生态空间格局,修复受损水生态空间。
传承城市水文化的生态名片,积极探索“大湖+”环境保护、产业创新、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等发展模式,建设优美宜居的滨水生态绿城。
“多年来,我们重点打造武昌大东湖、汉阳六湖和汉口金银湖七湖生态水网,促进城水格局均衡。通过利用水资源,将武汉打造成‘东方水城’,让百姓享受滨江滨湖现代生态城市之美。”武汉水务局水资源处负责人介绍说。
后官湖绿道、金银湖绿道、沙湖绿道等多条绿道串联生态走廊,兼具湖泊修复、生态保护、休闲游憩、旅游经济等功能,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前往休闲观光。作为武汉最闪耀的明珠,东湖也因水上马拉松等赛事,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结合城市绿楔保护,实行“三线一路”管理,留足滨水空间和绿化缓冲带;合理营造集生态、文化和景观于一体、富有武汉人文特色的滨河滨湖亲水空间,形成既大气磅礴、又俊逸灵秀的独特生态风貌,为打造世界水生态名城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
水安全保障篇
长江、汉江武汉段水位全线超警戒,中小河流水位跳涨,湖泊水位居高不下……2016年的暴雨,至今让武汉人民记忆深刻。
如何确保汛期安全度汛?武汉本着实事求是、轻重缓急的原则,确定应急修复为先、兼顾长远补短板的总体建设思路。
“我们在优先解决应急修复的同时,系统谋划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统筹考虑区域排涝、防洪能力提升、水资源配置调整、水系综合整治等方面存在的短板问题。”武汉市水务局负责人说。据了解,灾后水利建设整体实施296个项目,总投资331亿元。
截至2018年汛前,水毁应急修复工程已全部完成。经过治理,南湖、汤逊湖、汉阳地区排涝能力倍增,总抽排能力达到1485立方米每秒,中心城区排涝能力比试点前提升50%。新改扩建、整治南湖出江通道、黄孝河等干管、干渠200余公里,排水主干管渠基本覆盖全部中心城区范围。
水文化彰显篇
2014年11月,武汉市“江汉朝宗”景区管委会在汉口江滩正式挂牌,标志着武汉打造“江汉朝宗”文化旅游景区又迈出了新的一步。
据了解,武汉市正打造世界级的“江汉朝宗”核心景观区,建成后将成为全国首个以长江游览为主题的开放式国家5A级旅游景区,支撑国家旅游中心城市和长江景观轴的核心旅游品牌,展示“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的靓丽窗口。
“在水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我们通过充分挖掘水文化资源、加强水文化载体建设、完善水生态文明理念等手段,进一步提升市民的水生态文明意识。”武汉市水务科学研究院负责人说。
做足“水文章”,一直是武汉发展的“关键词”。推进河湖控污治污的全过程联动,提升河湖水环境质量,修复水生态空间,打造体现地域文化的滨水景观,武汉市正按照“大湖+”发展模式,朝着建设环境优美、生态文明、幸福和谐的国际滨水生态绿城目标奋进。
建设水生态文明,夯基筑台,立柱架梁,全力推进,一直是武汉发展的“主旋律”。经过努力,武汉水生态文明建设收获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
倾听武汉发展的足音,治水的步伐愈发铿锵有力。水优势是武汉决胜未来的核心竞争力——这已经成为武汉人的共识。相信在武汉人民持续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下,“生态、文明、宜居、滨水”的美丽江城定将成为美丽中国的一道靓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