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何镜堂:用建筑为祖国“造像”
2019-12-10 18:44:10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广州12月10日电  题:何镜堂:用建筑为祖国“造像”

  新华社记者 杨淑馨

  华南理工大学东区住宅群,何镜堂工作室。每天早上9点,只要不出差,81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会准时出现在工作室内。这处轩敞小院刚刚获得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大奖。

  工作室内厚重的作品集里,是他设计或参与设计的建筑: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青岛上合峰会主会场……

  “让城市更美丽,让人民更幸福”

  何镜堂总说,他的一生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

  1956年,国家工业化建设起步,工程技术人员是国家最紧缺人才。高中毕业后,何镜堂考入了华南工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前身)建筑学系。“我从小就有一个理想,让城市更美丽,让人民更幸福。”这是何镜堂当年选择建筑学专业的朴素想法。

  1965年,何镜堂成了华南工学院建筑学系正式毕业的唯一一位研究生。毕业后的何镜堂未能从事建筑创作,但从未放下设计的笔。1983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广东各种建设起步,何镜堂站在了时代的浪潮前。

  45岁的何镜堂回到了华南工学院,并担任著名的深圳科学馆的设计。至此,他主持和参与设计的一批工程,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中国大地。

  “常说30而立,我是50而立。”何镜堂说。

  “建筑是国家精神和文化的外现”

  1999年,何镜堂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青岛上合峰会主会场……他领衔设计的一系列不同凡响的标志性建筑,体现了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鲜明的时代特色。

  “我是华工培养出来的第一位院士,没有留过学。”在何镜堂看来,与外国建筑师相比,本土建筑家的最大优势就是挖掘、体现本国文化特色。“建筑是一个国家精神和文化的外现,只有将深厚的文化基础与创新的工程技术相结合,才能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由何镜堂领衔设计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其建筑造型诉说着中华民族沉重的记忆,向世界发出呼吁和平的强大声音;他主持设计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红色的外观,斗拱的造型,昭示着蓬勃升腾的民族自信,成为何镜堂建筑生涯扛鼎之作。

  去年,80高龄的何镜堂飞行了98次,奔波于全国各地的建筑设计现场。同时,从威尼斯大学到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何镜堂的建筑作品在国外轮番展出,用中国现代建筑语言与世界进行交流对话。

  老骥伏枥,志在传承、创新

  传承、发展中国建筑事业,是何镜堂的强烈心愿。

  何镜堂的工作室团队由近130人组成,大部分是青年。他不仅热心给予青年人业务指导,在重点工程项目面前,也给青年骨干挑重担的机会,为他们提供施展才能的平台。许多优秀作品正出自何镜堂带领的年轻团队之手。

  2004年,何镜堂因甲状腺肿瘤做切割手术,在病房内还召集学生讨论设计方案。他传递给年轻人的,是他对建筑事业的热爱。

  为了发掘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何镜堂捐出200万元成立何镜堂教育基金,用于扶持青年学生和教师。“希望这些学生能够在传承的基础上,开创新的局面。”何镜堂说。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研究生孙延莉去年获得首届何镜堂科技创新奖,她也是何镜堂工作室团队一员。每天,孙延莉都会看到坚持在建筑设计一线的何镜堂,“他总是充满激情,这激励着我们跟着他往前走。”孙延莉说。

+1
【纠错】 责任编辑: 周楚卿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中国彩灯节在莫斯科开幕
中国彩灯节在莫斯科开幕
上海:冬日暖景
上海:冬日暖景
飞瞰大凉山雪景
飞瞰大凉山雪景
昔日旧厂房 今日“网红”地
昔日旧厂房 今日“网红”地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24101125330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