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安12月12日电(记者雷肖霄)葡萄藤上所剩无几的枯叶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墙角的月季已谢,只剩白皮松还在“坚守”着冬日里的绿色。
倒灌的冷风让人不禁缩起脖子。但在陕西省韩城市西庄镇党家村幸福院的活动室里,却是一派“温暖如春”景象:老人们围在一起,一边喝茶,一边收看电视机里的秦腔节目,不时话话家常。
韩城市位于黄河西岸,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较好的工业基础,加快了全市新型城镇化进程。而随着年轻人外出务工数量增多,农村养老问题开始凸显。“韩城市总人口50万,其中老年人口7.2万,并呈现不断增长趋势。”韩城市民政局社会事务与社会福利科科长王少辉说。
2017年起,韩城市启动了农村幸福院“全覆盖”建设工程,共筹集资金6000多万元,除去项目补助资金外,企业、爱心人士等捐资共3000余万元。
韩城市166个行政村中,如今共有农村幸福院159所,周围均配备卫生所、爱心超市等便民服务设施。“村里凡是年满60周岁以上、生活能自理健康状况良好的老人均可申请,每天只需要缴纳10元左右,便可以在幸福院内享受三餐。同时幸福院还给老人们提供午休、娱乐场所。”王少辉说,“不过我们的幸福院不提供夜间住宿,由于工业发达,在韩城,人们多数是就近打工,晚上下班后,就会将老人接回家。”
幸福院像托“老”所,架起了农村老人居家养老与社会养老的桥梁。在韩城市西庄镇杨村幸福院的小食堂里,有这样一块白板,上面写着:“二组关振祥为老人送来南瓜;一组杨春常为老人送来一盒猕猴桃……”。
礼轻情意重。“上面写的都是村里人送来的一些小东西,虽不贵重,却是我们整个村对老人们的关爱和关注。”杨村幸福院的工作人员说。
老有所依,还要老有所为,老有所乐。郝云翔是韩城市西庄镇柳村幸福院的院长,今年77岁的他,退休前是一名教师。他和4个志同道合的老朋友一起,组建了“关爱老人理事会”,轮流负责柳村幸福院的日常工作。“我是院长,完全无偿服务,剩下的还有会计、值班员等,也是给自己退休以后找点事干,老有所为嘛!”郝云翔乐呵呵地说。
据统计,韩城全市共成立61家“关爱老人理事会”,吸纳了有威望、有能力、有爱心的老人共计300余人支持农村养老工作,让老人们能够继续发挥余热,实现自己的价值。
像郝云翔一样,酷爱书法的相里俊堂也在幸福院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一幅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挂在柳村幸福院的活动室中,这正是相里俊堂的书法作品。
“有了幸福院,我们老年人有了活动的地方了,闲时来这里和朋友一起聊聊天、写写字,心情愉快了很多!”相里俊堂说。
“为什么叫幸福院呢,就是希望除了能够照顾老人生活外,还能解决老人内心的孤独,这才是我们建设幸福院的初衷啊!”王少辉说。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