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布鲁塞尔12月16日电 12月16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欧盟知名智库欧洲政策中心举办的欧洲智库媒体交流会上发表题为《增进互信,深化合作,迎接中欧关系更加美好的明天》的演讲。
王毅表示,中国始终以积极和正面心态看待欧洲,把欧洲视为中国的重要合作伙伴和中国外交的优先方向之一。中欧关系要行稳致远,首先应树立正确的相互认知,不断增进彼此理解与信任。
王毅表示,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有些欧洲朋友认为,中国已经是一个发达国家,提出要事事“对等”。实事求是地看,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要求一个发展几十年的国家同发展了几百年的国家“对等”,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对等”。另一方面,中国不仅自身发展取得巨大成就,而且为世界作出了远超其他国家的贡献。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主要动力源,开放方面已超额完成加入WTO时的各项指标,正在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成为世界上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经济体,减排环保方面提前实现对国际社会的承诺目标。这样一个蒸蒸日上,并且为人类发展进步作出越来越大贡献的发展中大国,理应得到欧洲以及国际社会的欢迎和肯定。
王毅表示,近年来有种观点认为中国在经济上已经成为欧洲的竞争对手,主张对中国进行各种设限。但事实上,任何客观和理性的人都会看到,中欧之间合作远大于竞争,共识远大于分歧,我们是伙伴,但不是对手。多年来,欧洲在同中国合作中获得了巨大利益。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背景下,中欧经贸合作逆势而上。作为一个拥有14亿人口、9亿劳动力资源、1.2亿市场主体的发展中大国,中国经济的内生动力、强大韧性和巨大潜力,不仅将保持中国自身的发展,也将为欧洲各国提供新一轮合作机遇和发展红利。王毅指出,在同欧洲合作中,中方始终尊重欧洲的关切。我们倡导开放透明包容理念,坚持平等互利共赢原则,遵守市场规则和欧盟标准,维护欧盟的整体团结和稳定。中国同中东欧国家的互利合作是对中国同欧盟关系的有益补充,也有助于欧洲的均衡发展和一体化进程。
王毅表示,在社会制度、发展道路、价值观念等方面,中欧之间的确存在差异。但这些差异不应成为交流合作的障碍,更不能因此就把对方视作威胁,甚至试图干涉和改变对方。中国始终尊重欧洲,欣赏欧洲,从不干涉欧洲内部事务。同样,希望欧洲也能尊重中国,欣赏中国人民自己作出的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是一条发展的道路,成功的道路,也是一条和平的道路,共赢的道路。我们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实现了合作伙伴的共同发展。既然方向是正确的,中国为什么要改变?既然对各方都是有利的,为什么要改变中国?
王毅表示,明年是中国和欧盟建交45周年,中欧关系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我们要规划好中欧合作宏伟蓝图,心无旁骛推进重点领域合作,推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为这个世界提供更多稳定性、正能量、开放性。
一是强化优势互补,加快各自发展振兴。中国致力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欢迎欧洲国家抓住机遇,加大对华投资,也希望欧方坚持市场经济原则,为中国企业提供非歧视性待遇,包括在5G问题上秉持公平公正,作出科学和自主的判断。中欧应成为绿色伙伴、数字伙伴、自贸伙伴,把绿色增长、循环经济、可再生能源作为双方合作新增长点,围绕智慧城市、人工智能、数据安全、技术规则标准等加强互补合作,尽快启动自贸协定谈判。
二是捍卫多边主义,加强双方的战略沟通合作。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是中欧的共同语言,也是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动力。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背离了时代发展潮流,违背了国际关系准则,扰乱了全球治理体系,中欧作为当今世界两支重要力量,不能袖手旁观,无法置身事外,唯有携起手来,站在历史进步的一边,承担应尽责任,发挥应有作用,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世贸组织为基石的多边贸易体制,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
三是完善全球治理,携手应对共同挑战。中方主张秉持多边主义理念积极推进全球治理的法制化、民主化,摒弃零和博弈的冷战思维。坚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端。中欧可以在气候变化、打击恐怖主义、去极端化、政治解决国际热点问题上开展更多战略合作。明年,中国将承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我们愿与各方一道,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