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宁12月25日电(记者何伟 赵曼君)驻村第一书记黄劼一进村,几个三五岁的孩子迎面跑来,大喊“黄书记爷爷!”忆及与广西百色市田东县印茶镇龙贵村群众共处的点滴细节,黄劼说,一种宛若亲情的幸福感涌上心头。
2018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直属机关文联秘书长黄劼主动请缨到龙贵村担任第一书记,获知村里一些孩子小小年纪就辍学在家或外出打工,他惊诧不已。
龙贵村位于桂西一处山坳,是田东县“十三五”贫困村。从村中心望向四周,除了山还是山。一条新近硬化的道路串起6个自然屯,几乎每个屯都有辍学孩子,其中2人与父母一起外出打工,4人自己外出,列入了全县辍学生名单。校方和村干部多次家访,劝返效果不大;打电话劝返时,对方常以“不明白、不知道”为由婉拒。
通往龙贵村的路有三个高落差、夹角形似刀尖的急弯。沿着“刀尖”下至最低处,便是龙外屯。当地人说,多数情况下,坐车到不了这里,连司机都要步行。黄劼到任时,这条道路的硬化施工正在收尾,随后他发现,从龙外屯坐摩托车到学校通常不要半小时。家长无须交学费,还能拿一笔教育补贴。他纳闷,为什么还有孩子不上学?
黄劼实地走访后发现,买生活用品、每周往返学校的车费等开销仍是少数村民的负担。有的孩子跟不上课堂进度,久而久之便不愿踏进校门。更深层原因是思想观念,有的人认为书读多了没什么用,还不如早点打工减轻家里负担。
龙外屯一名14岁的谭姓女孩本该念初一,却随家人到广东打了3个月的工。“我问她,你这么小,哪个工厂敢用你啊?她说,一家人做串工艺品珠子的活儿,按件计费,妈妈带回出租屋做,两个姐姐也做,没觉得有什么。”
女孩的说法令黄劼久久难忘。他深切体会到“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内涵。为了彻底扭转辍学情况,他本着“一个也不能少”的想法,挨家挨户摸底,讲解教育优惠政策,为此翻遍村里的山,险隘处只能手脚并用,“有时候找学生,跑到家里没找着,就到山上找、到田里找。”
在努力抓脱贫攻坚工作的同时,黄劼把艰难的入户劝返工作看作“走亲戚”。他说,当地老人不太懂普通话,仅凭一两次入户热络不起来,“不管白天黑夜、晴天雨天,我只要有空,就到辍学孩子家里走走,陪他们坐坐,聊聊家常,感情就融洽了,其余工作便好做。”经黄劼一次次努力,那名14岁女孩重返课堂。
龙贵村不少房子建在陡峭的石坡上。平日出门,第一件事就是“下山”。为了到辍学孩子家“走亲戚”,“记不清黄书记摔了多少次跤,有一次右手摔伤,3个月都提不了重物。”村党支部书记韦文汉说。在龙贵村,一个贫困户的孩子长期不上学,黄劼与他面谈10多次,思想上做通了,还帮着联系学校,男孩终于重回课堂。
在驻村工作队员、村干部持续努力下,6名辍学孩子一一返校。
“亲戚是越走越亲,和群众的关系也要多走才融洽。”黄劼说。农忙时节,他白天和村民一起割稻子,晚上入户宣传以奖代补、就业奖补、小额贷款、雨露计划等政策。每到此时,身后便跟着一群喊“黄书记爷爷”的小孩,争相替他敲门,胆大的拉着他的衣角说“去我爷爷家”“去我外婆家”。
2018年,龙贵村获得百色市“治理有效红旗村”称号。
如今由于身体原因,黄劼已结束驻村工作,但仍挂念着村里这帮“亲戚”。现任驻村干部、村支书碰到工作困难时常和他通话,有村民特地到南宁“走亲戚”。黄劼告诉他们:“随时来!”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