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沈阳1月20日电(记者李铮、包昱涵)“乘着这歌声的翅膀,亲爱的随我前往……”近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的宁养病房里常常响起悠扬的女声二重唱,这是两名志愿者用歌声向这里的患者传递抚慰。
“好听,谢谢你们。”一曲终了,病榻上的崔大爷眼角湿润,他的声音微微嘶哑,但嘴角却是上扬的,“看着你们我的心情就特别好。明天还来啊,还来给我唱歌。”
寒假一到,13岁的曹于天和18岁的于思佳就来到宁养病房做志愿者,给这里的病人唱歌。《梁祝》《梨花颂》《世上只有妈妈好》……病人点什么,她俩就唱什么,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向病人传递快乐。
“我们的病人是有需求的,躺在病床上打针吃药的生活很枯燥,而音乐会给他一种新鲜感。而且有时候你和病人聊天,他可能不愿意或者不知道怎么回应,音乐就是一种很好的破冰方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宁养病房主任王玉梅介绍。
宁养病房主要接收患有危及生命疾病的患者和家庭,一向秉承“让患者在最后的时光尽量保持舒适、拥有尊严”的理念。所以,除了为患者提供必要的药物治疗外,“音乐治疗”“芳香抚触”“园艺插花”等非药物治疗也是宁养病房常见的治疗手段,目的在于帮助患者敞开心扉,重新体验生活的美好。
“我可以感觉到,病人因为病痛,内心经常会有很大的波动,但他们不会说出来。唱歌是一种很好的沟通方式,可以很快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距离,让他们稍微开心一点。”志愿者于思佳说,作为一名刚读大一的医学生,在宁养病房的日子让她真正懂得什么是“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我们的学科目标就是用生命影响生命,以心灵温暖心灵。当孩子以一种年轻人的朝气和活力站在病人身边歌唱的时候,会带给病人一种不同以往的鲜活体验。”王玉梅说,其实病人也会给医生和志愿者一种“反向关怀”,和病人相处的过程会带来很多鼓励,这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生命教育。通过这种志愿活动,可以让孩子从理论到实践,去思考生命的意义。“这种真正的生命教育就在我们身边。”
“同学们一放假就都出去玩了,天天发朋友圈各种晒。但我这段时间就天天泡在医院里做志愿者,觉得特别充实,因为自己做的都是有真情的事。以后有机会我也会带着我的同学一起来。”曹于天说。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