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1月25日电 题:疫情之下,武汉人怎么过年?
新华社记者
争分夺秒救治病人的医护工作者、鏖战在火神山医院的施工员、自愿加班赶制医用口罩的工人、主动留守家中的市民……在这场前所未有的疫情歼灭战中,在武汉的每一个人都贡献着力所能及的力量。
老家在湖南张家界的刘洁,今年选择了待在武汉过年。除夕夜,刘洁一家四口、他的岳父、母亲与他的一位福建朋友齐齐守在电视前,欣赏着春晚节目。
“我的爸爸不久前在老家盖了新房,按理说是应该回去热闹热闹的。但我选择留在武汉,是不想给老家的亲人和社会添麻烦。”刘洁说。
今年37岁的刘洁是非遗继承人、湖北省工艺美术大师。他告诉记者,他正准备利用这段时间静心创作一些有湖北特色的民俗作品,如茶圣陆羽、展示吃热干面场景的作品。
谈及新年愿望,刘洁说:“新年心愿非常简单,祝武汉人民、全国人民早日战胜疫情,健康快乐,平平安安!”
战胜疫情是每一个武汉市民朴素而真挚的愿望。
少儿绘本作家、编辑陈颖是地道的武汉人。往年春节期间,他们一大家20多人总是济济一堂。但今年家人纷纷开始“自我隔离”,往来拜年计划和祭拜活动也取消。
除夕夜,陈颖家10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只有父母、他共度春节。他说,在这段特殊的日子里,有太多“家人”在为武汉的安危拼搏奋斗,每听说一则感人的故事,眼泪就不住地流。
日前,他将年会上所得奖金捐出用于帮助医护人员购买口罩。他说:“一想到前线的白衣天使因此会多一点安全保障,我就感到无比欣慰。”
在这个城市的各个角落,每个人怀着各样的心情,为着同样的希冀,共同守护着家园。
在位于武汉市西南部的知音湖畔,没有动感的歌舞旋律,只有淅沥小雨下的灯火通明、热火朝天。数百名建筑工人日夜兼程,抓紧施工专门用于集中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火神山”医院。
“过来,车都停到这边卸货区来!”在施工现场,来自汉阳市政集团的28岁施工员刘炎正在指挥施工,每当砂石车辆到达指定卸货区域,他都会向司机伸出大拇指。
刘炎是武汉黄陂人,接到修建医院的任务后,他毫不犹豫放弃春节全家团聚,参与工程施工。他告诉记者,和他一样,工地上很多施工员都是专门从外地赶回参与建设的。在这样一个与时间和生命赛跑的特殊时期,一些正在武汉休假的工程设计、管理人员也主动请缨,参与战斗。
为了战胜疫情的同一目标,各行各业的人都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武汉开发区武汉华世达防护用品有限公司厂房内,200多名员工主动放弃休假,正月初一一大早,就投入工作,紧锣密鼓赶制医用口罩和高级别防护服。
“大年三十的当天下午全厂员工就正式放假了,没想到临时召回加班就有一半员工响应。”武汉华世达防护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何振华说,24日当天晚上,该公司临时向全厂200多名员工下发自愿加班通知后,第二天早上,近百名员工按时上班投入到紧张的生产中。
目前,该公司每天可生产普通医用口罩60万支、N95口罩5000支、高级别防护服2000件。“只要党和政府号召,我们承诺无限期复工生产防护品。”何振华向记者表示,考虑到当前武汉急需医疗防护产品,公司及全体员工同意延迟休假,开足马力投入生产,直至疫情缓解。
一支支口罩和防护服背后,是医疗人员辛勤的付出。
除夕当夜,在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隔离病房外,护士陈少峰和同事们吃了一顿“特殊的年夜饭”,盒饭里是三菜一汤。工作第5年,这是第一次在病房吃年夜饭。他说,虽然没有家人陪伴有些遗憾,但和“战友”在一起,也是很特别的记忆。我们会尽最大可能,去照顾病患,打赢这场战役。
陈少峰本来原定于2月份举行婚礼,由于工作需要连轴转,只好推迟婚礼。“感觉最对不起未婚妻,婚礼前前后后跟她准备了一年多,但这次她很支持我。”
和陈少峰一样,在这个特殊的春节,武汉地区约8万名医护人员在坚守岗位,留下“最美逆行者”的身影。
24日上午,在武汉市汉口医院,全国道德模范王争艳医生正带领医院专家团队和青年志愿者现场宣誓:“众志成城、只争朝夕、不负重托,坚决打好打赢这场抗击疫情的攻坚战和持久战。”作为武汉市定点救治医疗机构,面对日益严峻的肺炎疫情,全院800余名医务人员不惧危险,夜以继日地奋战在一线。不少医务人员20多天,只回过一次家。
接受记者采访时,王争艳热泪盈眶地说,看到同事们连轴转扑在一线,冲在最前方,她感动不已。“我年纪大了,同事们不让我上前线,可我还希望自己能尽一份力。大难来时现英雄,我们一定会迎来胜利。”(记者王自宸、廖君、乐文婉、喻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