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在“云端”传承中国年味
2020-01-26 18:13:43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西宁1月26日电(记者王金金、李文哲)庚子年零点钟声响起,在河南郑州打工的李海携妻儿给远在青海西宁的父母拨通了视频电话:“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年快乐!”这个特殊的春节,李海和妻子决定留在郑州过年。

  像李海这样“云拜年”的小家庭还有很多。记者发现,今年春节,不少家庭并未进行“走亲戚”“家庭团拜”等传统活动,云拜年、集五福、电子红包等网络年俗体验,让鼠年“年味”不减。

  “你的五福集齐了吗?”这可能是人们见面时最高频问候语之一。通过在互联网平台参与集五福,中国人正在带动“福”文化向全球传递。来自支付宝等互联网公司的数据显示,5年来,“福”字被扫了超过100亿次。

  “姥爷又发红包啦,100元,只有3个,快抢啊!”初一晚上,48岁的郑州市民张启均一家三口专注于手机屏幕,“幸福一家人”群聊“滴滴滴”响个不停。“往常,大年初一都是去父母家一起过,今年刚开始决定不出门还觉得有些孤单,但在群里一家人‘抢红包’‘拼手速’,图的就是个吉利,真的挺开心。”张启均说。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规划研究院院长张翔宇说,年味其实是人情味,是举家团圆,是欢乐聚叙,是祈福纳祥。得益于互联网的发展,云端网聚跨越时空边界,让亲情在指尖流动。

  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新”年俗——看春晚,距今已近40年。如今,“90后”“00后”仍然是春晚的忠实粉丝,只不过,看的不再是电视,而是用手机边看直播、边发弹幕评论。

  “变化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年味。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没有变,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没有变。”郑州大学教授汪振军表示,让男女老少都能参与到新年俗中,才能不断扩大年俗文化传承的范围,让“年味”历久弥新。

+1
【纠错】 责任编辑: 张樵苏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大连:花灯扮靓金石滩
大连:花灯扮靓金石滩
守好铁路线 春运保平安
守好铁路线 春运保平安
“00后”乘务员的首个春运
“00后”乘务员的首个春运
“清高宗乾隆皇帝展”亮相郑州
“清高宗乾隆皇帝展”亮相郑州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5701125503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