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春2月2日电 题:化工城吉林市满负荷生产消毒原料
新华社记者段续
吉林省吉林市是我国化学工业的摇篮,有着“化工城”之称,曾出产了新中国第一桶染料、第一袋化肥、第一炉电石。疫情当前,当地统筹资源,一批企业响应号召,减产利润高的化工产品,腾出生产线,全力增产消杀用品原料。一场“防疫后勤保卫战”,正在这座化工城打响。
1月27日大年初三,中石油吉林石化电石厂操作人员张治刚的电话响起。“情况紧急,要加大次氯酸钠产量!”“没问题,马上到!”撂下电话,张治刚和同事们急匆匆赶往单位。
次氯酸钠是84消毒液的主要原料,这几天用量激增。在中石油吉林石化电石厂,主要产品是盐酸、液氯。“以前,次氯酸钠是我们生产流程中的副产品,当催化剂用,自产自用,也不外销。”电解车间主任胡清说。
疫情面前,厂里迅速调整方案,不计成本替换原料,车间88名员工放弃假期,24小时三班倒,连轴转。1月27日开干,到了29日,第一批次氯酸钠溶液就已经通过质检,火速运往消毒液生产企业。
“原来次氯酸钠产能每天1吨,现在提高到2.5吨,计划月增产100吨。”胡清说。根据不同环境的消毒需求,次氯酸钠可按照1:400到1:1000的比例用水稀释后使用,每吨次氯酸钠溶液可稀释消毒液至少400吨。中石油吉林石化电石厂增产的原料,能保证吉林地区50%的消毒用量。
位于吉林市的吉林省博大生化有限公司,企业食用酒精年产能55万吨,生产的白酒很畅销。企业具备消毒酒精的生产能力,但其经营范围却不包括液体消毒剂,也没有相关许可证。
大敌当前,不容懈怠。一边是吉林省卫健委火速邀请专家察看、验收生产线,将消毒酒精样品送检,经过检验机构加班加点检测,产品全部符合相关标准。另一边,虽然正值春节假期,省市工商、卫生部门为企业开通审批“专线”,快速完成经营范围增项审批,企业于1月31日拿到新的营业执照,2月1日一大早,就拿到了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
“各部门争分夺秒,24小时之内办妥手续。”吉林省博大生化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周海山说,“我们减少利润高的白酒产量,转产消毒酒精,日产量达到50吨。”
化工城正在和疫情赛跑。吉林市成立疫情联防联控物资保障组,基于产业优势,围绕消杀、防护等21类防疫物资生产企业,解决困难、提供服务。洗消剂、酒精、消毒液……吉林市正在最大限度释放产能,为“战疫”提供充足“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