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我在现场|“封城”21天,我在武汉看见生命的顽强
2020-02-13 17:13:30 来源: 新华社客户端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我在现场,记录瞬间,成为历史。

  从2019年12月,新冠肺炎出现伊始,一直到现在,视界君的数十位同事一直坚守在抗疫、防疫的最前线:无论是华南海鲜市场,还是医院的重症监护室;无论是人流密集的机场、火车站,还是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工地……他们一直在疫情发生、发展的现场,不断地发出关于疫情的最新报道。

  我在现场|“封城”21天,我在武汉看见生命的顽强

  新华社记者 熊琦

  武汉1月23日“封城”,至今已经21天。来武汉十年整,从没想过像今天这样,怀念武汉的喧嚣和吵闹。

  空空荡荡的二环线、冷冷清清的江滩、寂静无人的光谷,都是曾经最有烟火气的地方。自从“封城”那一天起,我已不知道孤零零地开车转了几回,找寻我熟悉的城市气息。

  商户关门、小区封闭,偶尔的匆匆行人,脸上也都写满了担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无影无形的病毒飘荡在武汉,不时传来的坏消息压在人们心里。

  焦虑、害怕、疲惫,都可以被咬牙战胜。唯独偶尔袭来的无力感,最让人垂头丧气,有时背着相机迷失在街头,不知道下一站该去往哪里。

  然而……举目四望,我看见血肉之躯的平凡身影,在拼命拯救这座城市。

  有咬牙坚持的普通市民。从相约在朋友圈,到自发地朝着窗外喊“武汉加油”,武汉人的呐喊,在茫茫夜空之中汇聚力量,相互守望,展露生命的温情与力量:没有一个人是孤单的。

  还有拼了命的医生。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饶歆,左脚严重崴伤,步履维艰的他,柱上拐杖也要走向岗位;武汉第七医院的护士喻凡,刚坐完月子不久,就站在了战“疫”前线,由于工作和精神压力太大,她在隔离区中几近晕倒,被同事扶出;全国八方驰援的医疗队成员,刚下飞机就集结在了医院门口,等他们拿下护目镜,才露出稚气未脱的年轻面孔…这是他们拼尽全力的样子。

  有日夜奋战的农民工兄弟。在数天的时间内,全市13个大型综合场馆改建完成,搭建拥有万余床位的“方舱医院”,力求通过动用最小的社会资源,最大效果地将轻症确诊病人收入,阻断传染源,造就“生命之舟”。

  这些身影中还有被隔离的病人。江汉方舱医院启用的第一天,收治的首批病人里,有一个面目清秀的小伙子。入院躺下后,他打开了一本《政治秩序的起源》,安静地阅读。口罩遮住了他的表情,但却藏不住眼神里的平静和专注。看见我举起相机,他轻轻摆了摆手,示意不用拍他,我犹豫片刻,还是执意按下了快门。也许他并不明白,在有些喧嚣的方舱医院里,近乎静止的他,是多么的令人震撼。

  在灰暗的时刻,依然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求、对未来的畅想。灰白的空间内,一个平静的阅读者,用他面对灾难和生命的态度,绽放出无限的生机。

  1月24日,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隔离病房,重症医学科主任彭志勇(左)与病情好转的黄淑丽互致新春快乐。

  此时此地,也有太多眼泪和悲痛,还来不及释放,就只能化作续步前行的力量。2月6日晚,李文亮医生病危,全国网友悲恸,希望出现转机。午夜时分我赶到他所在的医院楼下,寒风中,和一群同行站在门口,想不服输地等一个奇迹。直到凌晨3点,没有奇迹发生。因为走得匆忙,缺少防护用品,我放弃了贸然进入隔离区拍摄的想法。在空无一人的医院门口,只能深鞠一躬后离去。

  在一片混沌的日子里,已经忘了有多少个夜晚,内心在崩溃的边缘徘徊,但痛哭之后的黎明却依然要站在现场。因为对这场战斗,我们没有选择,只能胜利。

  在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就算隔着厚厚雾气的防护镜,我依然被眼前景象深深打动:病人相互加油鼓劲,打拳的、拼魔方的、跳广场舞的…他们有人呼吸艰难,喘着粗气,却也努力伸展,露出生命本来的顽强模样。

  这个春节的武汉,雨水和阳光都曾轮番落下,绝望和希望也是如此。“木叶飞舞之处 ,火亦生生不息。”樱花盛开的日子不远了,这个城市重新热闹的样子,也不会远了。

新华社记者熊琦工作照

========

策划:费茂华

图集
+1
【纠错】 责任编辑: 邱丽芳
我在现场|“封城”21天,我在武汉看见生命的顽强-新华网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13261125569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