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深圳2月17日电 题:“隔离”中的温度——守护萌娃的战“疫”天使
新华社记者白瑜
两位确诊为新冠肺炎的儿童16日经专家组会诊后,从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治愈出院,与朝夕相处的医生护士叔叔阿姨们深情拥抱。
深圳所有确诊病例均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隔离治疗。儿科住着30多位被确诊为新冠肺炎的儿童,不少是婴幼儿,最小的患儿只有10个月大。新冠肺炎有独特病理特征,成人患者尚可能出现危重症情况,儿童患者的护理难度更大。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主任王险峰用“小心谨慎、兢兢业业”形容同事们每天的工作。个别患者需打针,而医护人员身着防护服、戴两层手套,要在失去手感的情况下摸到静脉打针谈何容易,但是医护人员小心翼翼,从没有因为打针影响治疗。
治疗药物克力芝有成人小拇指那么粗,还不能掰碎吃,即使针对患儿使用的是干混悬剂,也难以下咽。吃完药要马上喂饭,防止药物吐出来,不提倡硬灌。播卡通片、摆pose、讲故事……为提高药物入口率,让患儿平静地接受治疗,医护人员使尽了浑身解数。
抗疫“老兵”王险峰是湖北十堰人,2003年SARS期间他在十堰市国药东风总医院工作时就主动报名进入发热门诊一线工作。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急,他从腊月二十八到正月初七就没回过家,后来实在太冷了,回家拿了衣服就匆匆赶回。
“我们是传染病定点医院,跟感染性疾病常年打交道。遇到重大疫情当然紧张,但是有序,大家是抢着上一线的。”王险峰说。
钟艳护士还收到一份特殊礼物——用点心盒改制的贺卡。立体贺卡上粘着小房子,小窗户朝向太阳,贺卡上写着“送给钟护士和你们:谢谢你们”。落款处画着满面笑脸的小女孩和4个爱心。由于隔离区中物品不能随便带出,钟艳把贺卡贴在玻璃上,隔离区变得温暖,全力奋战的“战友”们看到都会心一笑。
贺卡作者是8岁的小女孩李潇(化名),她和外婆被确诊为新冠肺炎。为了让孩子得到更好照顾,同时避免跨病区流动出现交叉感染,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采取以家庭为单位的住院方式,将孩子的外婆调转到了儿科病区,统一治疗。
新冠肺炎病情除了身体影响,对患者心理也造成巨大冲击。小李潇刚入院的几天,惊恐不安、心情烦躁。发现小李潇情绪反常,医护人员轮流匀出时间停留在她的病房。要么加班一会,要么夜班护士提前进入隔离区。护士们发现孩子喜欢做手工,如获至宝,就从兴趣入手,平复孩子的情绪。医院同时请来心理医师为李潇外婆提供专业的心理疏导咨询。点点滴滴孩子都看在眼里,她用稚嫩的笔画写下对医护人员的爱。
“131位治愈出院的患者,就有131个感人的故事。绝望、希望、期盼,全部交付到医务人员手中,我们能做的,只有用尽一切手段,全力以赴。”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刘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