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石家庄2月19日电 题:“板栗王”老宋
新华社记者郭雅茹
“当前最主要的是及时修剪像这些盛果期的树和弱树,以扶壮树势,像这些新嫁接和旺盛的树要推迟修剪。”宋海清接到学员刘国的咨询电话后,第一时间通过手机视频进行指导。“像这样的咨询电话,每天能有几十个。”老宋说。
今年60岁的宋海清,是河北青龙满族自治县青龙镇龙潭村地地道道的农民,因为有一手板栗管理的绝活,被很多当地栗农称为“宋老师”,也有人称他为“板栗王”。但他说,最喜欢别人喊他“老宋”。
“老宋有大学问,爱助人,而且课讲得通俗易懂,接地气,大伙都爱听。”刘国前些年由于不懂管理,守着几百株板栗树,却始终不增产不增收。在一场“科技下乡”的培训会上,他认识了老宋。在老宋的指导下,刘国的果园进行了品种改良、整形修剪、合理施肥和病虫害防治,通过科学管理,板栗产量由2015年的800余斤,增加到2019年的6500斤左右,年收入由5000多元,增加到5万多元,甩掉了贫困帽子。如今,刘国的板栗园被负责全市果树技术培训、推广的市农业广播学校定为市级样板园。
20世纪90年代初,老宋便自学苹果管理技术,曾承包百亩果园,成为村里最先富起来的人。近几年,他又专心钻研板栗种植技术,专门跑到农业学校求学,到外地参观学习、看光盘教学、读果树技术管理书籍。
这两年,到老宋家栗园学习种植技术的人络绎不绝,年接待人数超2万人次。栗农缘何相信他?
“光靠书上的理论肯定行不通,还得靠实践。”老宋说。在不断补充理论知识的同时,他在自家果园搞起了实验,并通过几年的学习、实践,摸索出一整套适合当地板栗管理的技术,让板栗的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老宋更忙了。板栗种植是青龙满族自治县富农的支柱产业,村里几乎家家都种板栗,但由于缺乏科技管理,板栗产量一直不高,老宋的“绝活”派上了用场。
从2016年至今,老宋到全县各地主讲板栗种植培训课,受益果农超10万人次。他担任17个村的技术顾问,把管理技术传授给村民。在他的带动下,全县396个行政村,村村都有了“技术员”,板栗树变成了“摇钱树”。全县板栗栽培面积近100万亩,年产量2.5万吨,年产值4.25亿元。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