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促进文化企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发布
本市投入15亿元助力文化企业脱困
北京市召开第二十五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正式出台《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促进文化企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纵观28条措施,全面保障文化产业“疫情止损”,全面保障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全面优化文化营商环境。
经初步测算,28条措施涉及财政资金投入超过15亿元。应该说,这是一个政策组合拳,包括财政补贴、贷款贴息、融资担保、政府采购、税费减免等,每一条措施背后,都有具体财政政策、资金的强力支撑。通过财政补贴支持,缓解企业经营压力,通过贴息、贴租奖励支持,为企业增信,缓解融资难问题。通过有效引导市场,缓解疫情下文化产业面临的资金压力。
利用“政策工具箱”
保障文化产业“疫情止损”
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因疫情影响,很多文化企业陷入了经营困境。相关研究机构调查显示,近四成受访文化企业初步估计经济损失超百万元,超四成受访企业预估本年度收入将同比下降50%以上,文化企业普遍反映当前最需要的是延缴社保、减免房租、贷款延期和融资补贴等资金政策支持。针对疫情期间文化企业的难点痛点,本市出台《若干措施》,利用“政策工具箱”,推出多重保障,助推文化产业全面止损。
首先,保补贴。多部门对相关资金支持政策提前启动、提前拨付,对今年春节期间受疫情影响未能如期上映的京产影片,给予一次性宣传发行补贴;对今年春节前后处于集中创作期,受疫情影响而暂停的重点项目,给予创作制作特殊补贴;适当提高中小微文化企业申报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20年度项目的资助比例;对于因疫情影响暂停举办的展会项目,如年内继续在京举办且参展中小微企业数量超过参展企业总数的50%,给予一定的场租费用补贴。
第二,保费用。本市推出“减免、缓交”等多项措施,帮助文化企业解决资金难题。例如,在“减免”方面,对承租市属国有文化企业房产、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中小微文化企业,坚持营业或停业不裁员、少裁员的,免收2月份房租;承租用于办公用房的,给予2月份租金50%的减免。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中小微文化企业,本市降低其综合费率0.5个百分点。部分符合条件的参保中小微文化企业,可返还失业保险费。在“缓交”方面,对文艺演出、影视剧院、会展、旅游、文博等受影响较大的行业企业,可将疫情影响期间应缴社会保险费征收期延长至7月底,且不收取滞纳金,不影响正常享受各项社会保险待遇,不影响个人权益记录。
第三,保融资。本市将完善“投贷奖”联动体系建设,有效降低文化企业投融资成本,鼓励金融机构服务文化企业发展。对经营暂时出现困难但有发展前景的文化企业,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做好续贷服务。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小微企业,鼓励银行业机构适当下调贷款利率,减免利息、罚息和手续费,降低文化类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第四,保书店。为保障实体书店、印刷企业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坚持营业,北京提前启动2020年北京市实体书店项目扶持申报工作,实现书店申报全方位覆盖。同时,鼓励图书等产品供货商对实体书店给予3至6个月的延期结算。
扶持新业态
保障文化产业可持续生产
为全面保障文化产业生产,《若干措施》提出,本市将扶持文化新业态,加快推动融合发展。
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疫情对市民生活、消费方式、消费内容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催生出了大量线上文化消费和娱乐新业态。近期有数据显示,“文化+互联网”领域实现收入同比增长22.1%,占文化产业收入比重达到43.8%,对拉动本市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一批新技术应用效能日趋显著,为深化文化科技融合、加快培育新兴业态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契机。
下一步,本市将支持5G、AI、4K/8K超高清、大数据、区块链等关键技术攻关,重点扶持开发一批5G、AI、8K超高清、智慧广电、智慧文旅、“互联网+中华文明”等应用场景建设项目。同时,大力促进网络教育、网络游戏、数字音乐、数字出版等新兴业态融合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
保障文化产业的可持续生产还包括征集优秀作品。据了解,本市开始广泛征集反映抗疫事迹的舞台剧、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出版物以及网络视听作品等,择优予以扶持。此外,《若干措施》中特别提出,本市将积极筹备北京国际电竞创新发展大会、中国视听大会、北京国际游戏创新大会、北京国际音乐产业博览会等品牌会展活动。
开绿色通道
全面优化文化营商环境
《若干措施》提出,本市将全面加强智慧政务建设,推动更多文化类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指尖办”,促进全面提速、提效。
例如,本市将充分发挥国产网络游戏属地管理试点优势,设立网络游戏综合服务窗口,提高北京属地游戏审核效率;特定小游戏项目允许先上线。同时开通防疫、抗疫类等重大题材出版、印刷绿色通道。
文化产品的审核时间也将大幅压缩。在广播电视、网络视听、在线影像材料、文物艺术品拍卖等方面的审核和备案都体现出了“让信息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的思路。
此外,疫情后,本市将加大政府采购基层公益性演出的力度,扩大惠民低价票政策补贴范围,做到能补尽补。对入选北京市剧院运营服务平台和各类政府品牌展演活动的优秀演出剧目,给予场租和演出补贴。
本市还将加强文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发挥文创金服、文创板等平台作用,为文化企业提供相关政策服务。“一企一策”支持龙头文化企业发展。加快实施市级文化产业园区“服务包”。加快推进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建设,不断推动文化产业政策集成创新。
28条措施涉及财政资金投入
超过15亿元
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霍学文介绍,全市已建立贷款服务中心,在各区政务服务中心建立了续贷中心,集中受理企业的续贷需求和各类融资咨询。疫情期间对符合条件的企业,部分银行也给予了还款延期,减免利息、罚息和手续费等政策支持。
持续加大对文化企业的信贷投放。将通过“畅融工程”微信公众号、北京市银企对接系统、小微企业综合服务平台等渠道,以线上方式协助银行对接文化企业融资需求,提升文化企业信贷覆盖面。
目前,全市33个市级文创产业园的7900户入驻企业已导入到北京市银企对接系统,其中文创类企业占比70%以上。市金融监管局还会同在京金融管理部门、主要在京金融机构建立了金融服务快速响应机制,依托“畅融工程”等平台,及时掌握疫情防控时期各类企业面临的金融服务方面的具体问题和诉求。还开通了“网上畅融工程”,举办线上对接交流活动。
市财政局二级巡视员张宏宇介绍,经初步测算,28条措施涉及财政资金投入超过15亿元,涵盖内容生产、国产影片放映补贴、实体书店扶持、会展活动筹备、惠民文化消费券发放、投贷奖政策、房租通政策等方方面面,每一条措施背后,都有具体财政政策、资金的强力支撑。(记者 王斌 李泽伟)